[發明專利]一種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識別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27166.6 | 申請日: | 2018-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389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邢彪;張卷卷;凌啼;章淑敏;俞路閣;劉夢晗;何婷婷;張明;馮兢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1/14 | 分類號: | H04L41/14;G06N3/04;H04L41/02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李相雨 |
| 地址: | 310016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危 操作 指令 識別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識別方法和裝置,其中方法包括:獲取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將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輸入至高危網元指令識別模型,輸出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的高危指令標記,高危指令標記用于指示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是否為高危網元操作指令;其中,高危網元指令識別模型是基于樣本網元操作指令以及樣本網元操作指令的樣本高危指令標記進行訓練后得到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裝置,不再局限于網元設備類型,也無需依賴專家知識,極大地提高了高危網元操作指令的識別效率和準確率,有效降低了誤報率和漏報率,避免了由于人為誤操作或人為破壞導致的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處理不當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電信運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識別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電信運維場景中,一線運維人員通過網元操作指令實現日常維護、工程割接和故障處理等。通常,根據網元操作指令可能帶來的故障對最終用戶通訊業務、計費異常、物理安全、客戶信息安全和網管中斷幾個維度的影響進行度量,按照影響程度對網元操作指令的風險級別進行劃分。
其中,高危網元操作指令即風險級別最高的網元操作指令,該類指令操作不當會導致全局CS或者PS用戶無法位置更新,被叫類業務中斷,業務數據下發失敗以及用戶數據出現大量錯誤,營帳無法接入,給系統的安全運行和業務的正常使用帶來影響,引發事故。由于網元操作指令的下達涉及人為操作,存在由于人為失誤造成的故障的潛在風險。
針對上述風險,當前主要通過關鍵字匹配和人工審核的方式對高危網元操作指令進行識別,以規避由于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處理不當導致的事故。然而,由于高危網元操作指令種類繁多,不同廠家、不同網元設備的網元操作指令不盡相同,僅僅通過關鍵字匹配的方式效率低下,錯誤率高,容易遺漏,無法做到實時識別,人工審核的方式效率低下、準確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識別方法和裝置,用以解決現有的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識別方法存在的效率低下、準確率不高,無法實時識別的問題。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識別方法,包括:
獲取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
將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輸入至高危網元指令識別模型,輸出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的高危指令標記,高危指令標記用于指示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是否為高危網元操作指令;
其中,高危網元指令識別模型是基于樣本網元操作指令以及樣本網元操作指令的樣本高危指令標記進行訓練后得到的。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識別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獲取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
識別單元,用于將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輸入至高危網元指令識別模型,輸出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的高危指令標記,高危指令標記用于指示待識別網元操作指令是否為高危網元操作指令;
其中,高危網元指令識別模型是基于樣本網元操作指令以及樣本網元操作指令的樣本高危指令標記進行訓練后得到的。
又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通信接口、存儲器和總線,其中,處理器,通信接口,存儲器通過總線完成相互間的通信,處理器可以調用存儲器中的邏輯指令,以執行如前所述的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識別方法。
再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非暫態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前所述的高危網元操作指令識別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271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