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皖西杜鵑栽培繁育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23892.0 | 申請日: | 2018-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222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洪先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舒城縣中興園藝場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G24/10;A01G24/28;A01C21/00;C05F1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 地址: | 23131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杜鵑 繁育 母本 栽培 苗床管理 適時播種 栽培技術 苗床 | ||
一種皖西杜鵑栽培繁育的方法,涉及杜鵑栽培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選擇母本、苗床置備、適時播種、苗床管理。本發明方法合理、操作方便、節省人力且營養豐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杜鵑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皖西杜鵑栽培繁育的方法。
背景技術
皖西南大別山地區杜鵑因其花大色艷,抗逆性強,實用于大面積景區綠色及盆栽和藝術造型等諸多優勢,深受國內園藝及花卉愛好者的青睞。
而現在大部分都是采用扦插來進行移栽,一是方便,二是快捷,但是這樣的成活率不高,而且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和營養物質,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并且現在許多的營養物質對于土壤、植物根部都有嚴重的破壞,造成了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方法合理、操作方便、節省人力且營養豐富的一種皖西杜鵑栽培繁育的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皖西杜鵑栽培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步驟一、選擇母本:在杜鵑花盛花期選擇花朵大、顏色艷麗、無病蟲害的植株作母本,培育飽滿的種籽,于秋冬季節選晴天采種,干燥貯存,或者直接購買飽滿新鮮的種籽干燥貯存;
步驟二、苗床置備:采用塑料大棚育苗,苗床培養土以風化石粒和腐葉土按照2:1的質量比配置,在苗床上鋪10cm厚,然后密封大棚,用甲醛和高錳酸鉀按照1:0.6的質量比混合進行煙霧熏蒸殺菌8-10個小時,然后揭開棚膜通風5-6個小時備用;
步驟三、適時播種: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將脫離后的種籽均勻的播撒在苗床上,澆水覆蓋黑色地膜,在播撒后的第2天到20天內每兩天畝施600-650kg的調配劑,21天后待幼芽長出后,選擇陰雨天揭開地膜和棚膜,選用遮陽網遮陰;
步驟四、苗床管理:保持溫度在22-28℃,濕度為68-75%,每7-10天交替噴施殺菌劑一次;
所述步驟三的遮陽網的遮光率為70%;
所述步驟四的殺菌劑包括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乙蒜素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調配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料一:豌豆粒4份、綠豆4份、紅豆4份、玉米粒3份、小米1份、高粱2份、燕麥片1份、薏米2份、花生米粒4份;
料二:黃瓜1份、苦瓜2份、胡蘿卜3份、山藥4份、榴蓮1份、西瓜2份、蘋果3份、山竹4份、葡萄5份;
料三:路路通1份、王不留行2份、三七3份、薄荷4份、桔梗5份、吳茱萸6份、黃藥子7份、神曲8份、莪術9份、三棱10份、純凈水21份;
制備方式包括:
①將料三的全部材料放入鐵鍋中,用武火熬煮2個小時,然后用文火熬煮2個小時,將渣與湯劑分開,且渣搗碎;
②將料一的全部材料搗碎,然后加入①中的渣,并加入重量份15份的清水,放入鍋中煮制成糊狀;
③將料二中的全部材料與①中的湯劑放入榨汁機中進行榨汁;
④將②與③中的料取出,然后攪拌混合,放入砂鍋中用文火熬煮3個小時即濃縮一段時間,然后加入重量份30份的人糞尿,攪拌至室溫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舒城縣中興園藝場,未經舒城縣中興園藝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238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