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棄菌渣基質栽培太子參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23008.3 | 申請日: | 2018-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017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淑英;董夫果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德東獅山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G24/2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53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子參 廢棄菌渣 基質栽培 栽培袋 除草劑 滴管 食用菌菌渣 水肥一體化 營養液配制 滴灌系統 連作障礙 土壤環境 溫度管理 無菌處理 無土栽培 有效解決 栽培基質 栽培技術 栽培特性 創新性 采收 菌渣 裝袋 生物學 病害 沖洗 施用 播種 廢棄 化肥 栽培 農藥 傳播 配套 制作 | ||
1.一種廢棄菌渣基質栽培太子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廢棄菌渣處理:選擇無污染的食用菌廢棄菌渣,將其粉碎過篩網得菌渣碎屑;
(2)栽培袋制作及菌渣裝袋:采用自制栽培袋對步驟(1)獲得的菌渣碎屑進行袋栽,所述自制栽培袋包括底袋和濾膜兩層,底袋四周及底部設有排水孔,底部排水孔朝向自制栽培袋袋體方向設有冷凝管,自制栽培袋裝袋后呈圓柱型,圓柱高20cm,底面圓形直徑為20cm,菌渣裝袋量為1公斤所述冷凝管高度高于自制栽培袋0.5-1cm;
(3)配套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建立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所述水肥一體化滴管系統包括中央溶液配制系統、控制系統和遍布栽培地的輸液管道,將步驟(2)所得裝袋菌渣分布于栽培地,每個自制栽培袋配有一個滴頭或滴箭,單個出水口出水速度2-4L/h;
(4)沖洗及無菌處理:設定控制系統通過中央溶液配制系統配制沖洗液,所述沖洗液的成分比例為水:磷酸二氫氨為9:1,用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滴灌沖洗基質,沖洗2天,每天連續沖洗1-2次,每次60min,每次沖洗結束后開啟紫外燈照射30min進行表面無菌處理,直至滲漏水顏色明顯變淺得袋栽廢棄菌渣基質;
(5)播種:以每袋6個的標準在步驟(4)獲得的袋栽廢棄菌渣基質表面撒播太子參種,播種后10天在自制栽培袋的冷凝管中放入冰條;
(6)營養液配制與滴管:用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滴灌配制營養液并定時定量供液,栽培前15天每天早中晚各滴灌1次,每次滴灌6-10min,保證每袋每天滴灌量達1-2L,其后基質營養穩定后每天早晚滴灌2次,每次5min;
(7)栽培袋溫度管理:栽培前35天內每間隔一天跟換冷凝管中的冰條;
(8)采收:待太子參地上莖葉半數枯黃時,將太子參從自制栽培袋中提出,抖落夾帶的菌渣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棄菌渣基質栽培太子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自制栽培袋以黑色塑料為底袋,采用高頻焊接技術將PTFE細菌濾膜牢牢地焊接在底袋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棄菌渣基質栽培太子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食用菌廢棄菌渣優選金針菇、鳳尾菇、黑木耳中的一種或多種食用菌的廢棄菌渣,篩網網目大小為5-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棄菌渣基質栽培太子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太子參種為芽頭完整、參體肥大、無病蟲害、無損傷的塊根。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棄菌渣基質栽培太子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所述營養液配方為:硝酸鈣600mg/L,硝酸鉀850 mg/L,磷酸二氫銨200 mg/L,硫酸鎂400mg/L,EDTA螯合鐵25 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德東獅山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未經寧德東獅山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2300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蒜苗的無土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麗格海棠的水培根系誘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