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符合有限元設計的高強度支撐板結構式自動張緊輪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22593.5 | 申請日: | 2018-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3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玉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瑞德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趙衛康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架 支撐板 支板 強度支撐板 自動張緊輪 阻尼件 內圈 金屬支撐板 金屬支板 使用壽命 塑料阻尼 增強支架 支架設計 張緊輪 自轉 套接 限位 | ||
本發明為了解決張緊輪使用壽命以及使用安全等技術問題設計了一種符合有限元設計的高強度支撐板結構式自動張緊輪,包括支板以及連接在支板上的支架,支架包括外圈的阻尼件以及套接在阻尼件內圈的支撐板,本發明支架設計了外圈塑料阻尼件加上內圈金屬支撐板的設計,能夠大大的增強支架的強度,支板上的小面積接觸限位直接與支架中的支撐板接觸,從而讓強度高的支撐板承受金屬支板的沖擊,大大增強了支架壽命的同時,更加有效的限制了支架的自轉,使其更加的牢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張緊輪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符合有限元設計的高強度支撐板結構式自動張緊輪。
背景技術
張緊輪在使用過程中為了防止支板的不停運動對本體所造成的損壞,現有技術中常常在支板與本體之間增加墊圈或者阻尼件進行保護,而為了減少噪音以及防止支板或者本體的損壞通常采用塑料材質的阻尼件支架,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阻尼件支架的壽命較短,10萬公里之后阻尼件支架就已經被支板打壞,更換起來非常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設計了一種符合有限元設計的高強度支撐板結構式自動張緊輪,包括支板以及連接在所述支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外圈的阻尼件以及套接在所述阻尼件內圈的支撐板。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支撐板為開口環狀金屬件,所述支撐板側邊開設有通孔,所述支撐板的開口角度為90°~120°。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阻尼件上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穿過所述支撐板的通孔與所述支撐板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支板連接面上至少設置有限位塊和限位口,所述阻尼件和所述支撐板與所述支板的連接段開設有安裝口,且所述阻尼件的安裝口大于所述支撐板的安裝口,所述限位塊穿過所述安裝口與所述支架連接。
由此,所述支架與所述支板的連接段開設有安裝口,即所述阻尼件和所述支撐板在相同的位置區均開設有安裝口,且所述阻尼件的安裝口大于所述支撐板的安裝口,保證所述支撐板與所述限位塊抵觸連接,實現所述支架與所述支板的連接,所述支撐板保護所述支架,并且能夠有效的防止所述支架的自轉。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阻尼件為開口環狀件且開口角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撐板的開口角度,所述支板包括弧形凸臺,所述弧形凸臺的角度等于所述支撐板的開口角度,所述弧形凸臺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撐板的高度,所述弧形凸臺的外徑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撐板的外徑。
由此,所述阻尼件的開口角度優選為85°~90°,以保證所述弧形凸臺與所述支撐板抵觸連接,從而實現所述支架的防自轉,能夠避免所述阻尼件被所述支板打壞,所述弧形凸臺也能夠起到定位整個所述支架的作用。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支撐板為65Mn鋼,且厚度為2mm,所述阻尼件為塑料件,所述阻尼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撐板的高度。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阻尼件還包括擋片,所述擋片與所述限位口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支撐板和所述阻尼件一體式注塑成型。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適用性很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支架設計了外圈塑料阻尼件加上內圈金屬支撐板的設計,能夠大大的增強支架的強度,支板上的小面積接觸限位直接與支架中的支撐板接觸,從而讓強度高的支撐板承受金屬支板的沖擊,大大增強了支架壽命的同時,更加有效的限制了支架的自轉,使其更加的牢靠。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爆炸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瑞德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瑞德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2259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