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果蔬種植專用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16415.1 | 申請日: | 2018-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070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余安付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金枝綠葉果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441500 湖北省襄陽***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菌類 制備 微生物 有機肥料 稻殼 發酵 樹皮 備用 送入 改性層狀硅酸鹽 礦物粉料 濾網過濾 土壤結構 溫控搖床 粉碎機 再利用 養料 豆粕 翻堆 混拌 混料 油布 糞便 種植 堆放 肥料 廢棄 回收 環境保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果蔬種植專用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具體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將麥秸、稻殼、樹皮送入粉碎機內粉碎,粉碎后利用濾網過濾收集;步驟二:將步驟一粉碎后的麥秸、稻殼、樹皮與糞便、水和豆粕進行混合均勻,且收集備用;步驟三:將步驟二得到的混料堆放發酵,蓋上油布,且分次對其進行翻堆,使其發酵均勻;步驟四:將多糖助劑與水進行混合,其比列為1:3;步驟五:將微生物菌類加入水進行混合,且將混合的微生物菌類送入溫控搖床進行培養,將培養后微生物菌類的加入改性層狀硅酸鹽礦物粉料進行混拌備用。大量使用了回收再利用和廢棄資源,并且在滿足肥料養料的條件下對環境保護起到了極大的效益,不會破壞土壤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肥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果蔬種植專用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肥料對土壤的傷害較大,容易使土地結板,降低土地的使用壽命,其使土地恢復的周期較長,無法滿足市場使用需求,對土地的滋養較低,且使種植的果蔬的品質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果蔬種植專用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的肥料對土壤的傷害較大,容易使土地結板,降低土地的使用壽命,其使土地恢復的周期較長,無法滿足市場使用需求,對土地的滋養較低,且使種植的果蔬的品質低下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果蔬種植專用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材料制成:微生物菌類4-7重量份、麥秸6-12重量份、蚯蚓5-7重量份、稻殼4-8重量份、多糖助劑5-9重量份、樹皮3-6重量份、糞便12-15重量份、水20-25重量份、豆粕8-11重量份。
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一:將麥秸、稻殼、樹皮送入粉碎機內粉碎,粉碎后利用濾網過濾收集。
步驟二:將步驟一粉碎后的麥秸、稻殼、樹皮與糞便、水和豆粕進行混合均勻,且收集備用。
步驟三:將步驟二得到的混料堆放發酵,蓋上油布,且分次對其進行翻堆,使其發酵均勻。
步驟四:將多糖助劑與水進行混合,其比列為1:3。
步驟五:將微生物菌類加入水進行混合,且將混合的微生物菌類送入溫控搖床進行培養,將培養后微生物菌類的加入改性層狀硅酸鹽礦物粉料進行混拌備用,且微生物菌類、改性層狀硅酸鹽礦物粉料和水的比例為1:0.5:1.5。
步驟六:將步驟五培養后的微生物菌類進行烘干粉碎,且將其加入驟三發酵好的混料內,并進行混拌備用。
步驟七:將步驟六得到的微生物菌類與步驟三發酵好的混料進行混合,再加入步驟四得到的多糖助劑混合料液進行混拌,得到有機肥料。
步驟八:將水與步驟七得到的肥料進行混拌,混拌至以手指抓握有水游離,且不滴落為標準。
步驟九:將步驟八得到的混合有機肥料進行干燥,利用混合制粒機進行再次造粒,得到有機肥料顆粒。
進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類由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桿菌和酵母菌混合而成,其比列為1:1.2:1:1.8。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三的的堆肥溫度為52-65℃,且翻堆次數為2-4次,翻堆間隔時間為18-25h。
進一步地,所述多糖助劑為葡萄糖或殼聚糖。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九的肥料顆粒大小為3-5mm。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九得到的有機肥料送入所需果蔬種植土內混拌,再以此加入水和蚯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金枝綠葉果蔬有限公司,未經湖北金枝綠葉果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164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物質炭基氮肥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苗木栽培專用肥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