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信號強度指示方法及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11904.8 | 申請日: | 2018-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047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羅佳瑋;紀善進;宋健;彭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22 | 分類號: | H04W8/22;H04W36/00;H04B17/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志博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80 | 代理人: | 陳紅 |
| 地址: | 523841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信號 強度 指示 方法 終端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信號強度指示方法及終端,應用于通信技術領域,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準確地向用戶呈現SIM卡的真實業務能力的問題。該方法包括:應用于包括通信模塊的終端,該通信模塊處于空閑態,包括:獲取至少兩個接收信號強度,該至少兩個接收信號強度包括終端在通信模塊接入的第一小區中的第一接收信號強度和終端在至少一個第二小區中的第二接收信號強度,第二小區為與第一小區相鄰的小區;根據該至少兩個接收信號強度中的最大接收信號強度,確定與最大接收信號強度對應的第一強度標識;在終端的顯示屏上顯示第一強度標識。該方法應用于信號強度指示的場景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號強度指示方法及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終端技術的普及,終端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對于安裝有客戶識別模塊(英文全稱: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英文縮寫:SIM)卡的終端,終端的顯示屏中通??梢燥@示用于指示SIM卡的信號強度的強度標識,用戶可以根據該強度標識獲知該SIM卡的業務能力(即傳輸數據的速率)。
目前,由于當終端中安裝的SIM卡處于空閑態時,是根據小區的接入優先級進行小區重選的,因此SIM卡接入的小區雖然是接入優先級較高、但可能是信號質量較差的小區,此時終端顯示的該SIM卡的強度標識所指示的信號強度可能較低。
但是,由于SIM卡處于激活態時,是根據小區的信號質量進行小區重選的,因此,一旦該SIM卡切換到激活態,該SIM卡接入的小區可能會切換為信號質量較好的小區,此時終端顯示的該SIM卡的強度標識所指示的信號強度會相應提升。如此,雖然在SIM卡處于空閑態時,該SIM卡的強度標識所指示的信號強度較低,但是該SIM卡的強度標識所指示的信號強度并不能表示該SIM卡切換到激活態時,該SIM卡的業務能力。因此上述顯示SIM卡的信號強度的方法,可能無法準確地向用戶呈現SIM卡的真實業務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信號強度指示方法及終端,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準確地向用戶呈現SIM卡的真實業務能力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信號強度指示方法,應用于包括通信模塊的終端,該通信模塊處于空閑態,該方法包括:獲取至少兩個接收信號強度,該至少兩個接收信號強度包括終端在通信模塊接入的第一小區中的第一接收信號強度和終端在至少一個第二小區中的第二接收信號強度,第二小區為與第一小區相鄰的小區;根據該至少兩個接收信號強度中的最大接收信號強度,確定與最大接收信號強度對應的第一強度標識;在終端的顯示屏上顯示第一強度標識。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終端,該終端包括通信模塊,且該通信模塊處于空閑態,該終端還包括:獲取模塊、確定模塊和顯示模塊;
其中,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至少兩個接收信號強度,至少兩個接收信號強度包括終端在通信模塊接入的第一小區中的第一接收信號強度和終端在至少一個第二小區中的第二接收信號強度,第二小區為與第一小區相鄰的小區;確定模塊,用于根據獲取模塊獲取的至少兩個接收信號強度中的最大接收信號強度,確定與最大接收信號強度對應的第一強度標識;顯示模塊,用于在終端的顯示屏上顯示確定模塊確定的第一強度標識。
第三方面,提供一種終端,該終端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及存儲在該存儲器上并可在該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該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號強度指示方法的步驟。
第四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號強度指示方法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119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