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程索道式防風實時拉結纜風系統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07266.2 | 申請日: | 2018-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133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曹亞軍;車志巖;李家勇;馬維新;張書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6 | 分類號: | 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王靈靈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程 索道 防風 實時 拉結纜風 系統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全程索道式防風實時拉結纜風系統及其施工方法,纜風系統包括若干個單元纜風系統,單元纜風系統包括豎向索道組件和水平纜風拉結繩,所述豎向索道組件包括設置在塔樓頂部上纜風桁架、設置在塔樓中間樓層的中部纜風固定桁架、設置在塔樓底部主體結構地面的下纜風桁架以及貫穿設置在上纜風桁架、中部纜風固定桁架和下纜風桁架之間的鋼絞線;所述水平纜風拉結繩一端設置有用于與待提升單元拉結固定的第一掛鉤,水平纜風拉結繩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與鋼絞線交替拉結固定的左分叉第二掛鉤和右分叉第三掛鉤。使用水平纜風拉結繩拉結進行防風,能夠實現實時??康哪康模^好的抵消了風荷載對提升施工的影響。??靠煽啃愿?、安全系數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風纜風拉結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全程索道式防風實時拉結纜風系統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建筑行業裝配式施工發展,高層或超高層建筑越來越普遍。建筑幕墻單元整體安裝尺寸越來越大,在整體安裝吊裝過程中,由于幕墻單元面板安裝后迎風面積大,在提升過程中,風荷載影響較大,為抵消風荷載對提升影響,使用纜風拉結進行防風。
現有的防風纜風拉結存在的問題是:第一,只能在停留期間拉結;第二,高層和超高層施工的時,防風拉結穩定性低;第三,不能實現在防風纜風拉結在整個過程中實時防風拉結;第四,現有用在纜風拉結的預留洞口面積大;第五,遇到應急停留期間,停留可靠性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程索道式防風實時拉結纜風系統及其施工方法,要解決目前在風荷載影響下正常運行期間纜風拉結防風的方便、應急停留可靠性低、超高層建筑施工時拉結困難等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全程索道式防風實時拉結纜風系統,纜風系統包括若干個單元纜風系統,單元纜風系統包括豎向索道組件和水平纜風拉結繩602,
所述豎向索道組件包括設置在塔樓頂部屋面302的上纜風桁架202、設置在塔樓中間樓層303的中部纜風固定桁架502、設置在塔樓底部主體結構地面304的下纜風桁架402以及貫穿設置在上纜風桁架202、中部纜風固定桁架502和下纜風桁架402之間的鋼絞線702;
所述水平纜風拉結繩602一端設置有用于與待提升單元102拉結固定的第一掛鉤603,水平纜風拉結繩602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與鋼絞線702交替拉結固定的左分叉第二掛鉤604和右分叉第三掛鉤605。
進一步,單元纜風系統的數量與待提升單元102的提吊點數量相同。
進一步,上纜風桁架202包括懸挑固定桿203、立桿205、第一斜撐206、第二斜撐207和固定錨具,懸挑固定桿203包括錨固段和懸挑段,錨固段與塔樓頂部通過至少兩個錨固環204固定連接;固定錨具設置在懸挑段、遠離塔樓的一側;
立桿205底部與靠近懸挑段一側的錨固環204頂面焊接連接;
第一斜撐206設置在固定錨具和立桿205之間,第一斜撐206底部與懸挑段固定連接,第一斜撐206的頂部與立桿205左側面固定連接;
第二斜撐207底部與錨固段固定連接,第二斜撐207頂部與立桿205右側面固定連接。
進一步,第二斜撐207的長度大于第一斜撐206的長度。
進一步,中部纜風固定桁架502包括L型桁架支撐構件504、埋件503、U型卡扣505和固定錨具,L型桁架支撐構件504的兩臂通過埋件503與塔樓中間樓層303固定連接,L型桁架支撐構件504的拐角伸出塔樓外,拐角兩側對稱設置有用于穿過螺栓的孔洞;
U型卡扣505的開口朝向塔樓一側,U型卡扣505與拐角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固定錨具卡接設置在U型卡扣505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未經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072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