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腋拐沖擊強度試驗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905511.6 | 申請日: | 2018-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388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志明;崔利貞;蔡正龍;龐長富;葉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3 | 分類號: | G01N3/3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陸聰明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沖擊 強度 試驗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腋拐沖擊強度試驗機,包括支架、上下移動框架機構、腋托位姿調節(jié)機構、支腳位姿調節(jié)機構、防護網和控制箱;上下移動框架左右兩側與支架間兩條絲杠連接的T螺母固連,電機連接減速機,減速機伸出軸與主動絲杠通過聯軸器連接,主動絲杠通過鏈輪傳動帶動從動絲杠同步轉動從而帶動上下移動框架包括重錘上下移動,腋拐位姿通過腋托位姿調節(jié)機構和支腳位姿調節(jié)機構進行調整,在支架右側豎立型材上固定連接控制箱,試驗機外圍安裝防護網,其上連接觸摸屏;轉動第一手輪實現腋托高度調整,轉動第二手輪實現腋托前后調整,轉動第三手輪實現支腳前后調整,支腳高度固定。本發(fā)明采用電磁鐵通電提升、斷電釋放重錘實現落錘沖擊試驗。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沖擊強度試驗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腋拐沖擊強度試驗機,屬于腋拐沖擊性能測試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康復輔具產品在功能障礙人群中的使用日益廣泛,腋拐成為最常用的康復輔具之一。由于使用者自身身體存在功能障礙,腋拐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使用者的安全,因此測試腋拐的沖擊性能十分必要。目前國內多采用機械夾鉗提放重錘的方式沖擊腋拐手柄。固定腋拐位姿,試驗設備沖擊部分采用2個氣缸,氣缸1伸縮推動機械手在設備豎直中間面內上下移動,機械手包括氣缸2和機械夾鉗,當氣缸1推動機械手達到指定位置后,通過氣缸2伸縮控制機械夾鉗張合,從而釋放或者提升重錘。這種方式能有效利用重錘沖擊腋拐手柄進行強度測試,但是沖擊方式復雜,試驗調試不便且不能控制氣缸伸縮的穩(wěn)定性。另外目前多數沖擊試驗機不能靈活調節(jié)腋拐位姿,大多為前后方向整體調整腋拐。除此之外,裸機形式對試驗人員的安全造成潛在威脅。這三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腋拐沖擊性能測試的精確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腋拐沖擊強度試驗機,簡化重錘沖擊腋拐手柄的方式,靈活調節(jié)腋拐位姿,同時能保護試驗人員安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構思是:
測試過程中,上下移動框架帶動氣缸和重錘整體上下移動,氣缸連接電磁鐵,通過電磁鐵通斷電實現重錘的釋放和提升;通過3處絲杠螺母傳動的方式調節(jié)腋拐支腳和腋托位姿;通過在設備外圍安裝防護網的方式保證試驗人員的安全。
根據上述構思,本發(fā)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腋拐沖擊強度試驗機,包括支架、上下移動框架機構、腋托位姿調節(jié)機構、支腳位姿調節(jié)機構、防護網和控制箱;所述上下移動框架左右兩側與支架間兩條絲杠連接的T螺母固連,電機連接減速機,減速機伸出軸與主動絲杠通過聯軸器連接,主動絲杠通過鏈輪傳動帶動從動絲杠同步轉動從而帶動上下移動框架包括重錘上下移動,腋拐位姿通過所述腋托位姿調節(jié)機構和支腳位姿調節(jié)機構進行調整,在支架右側豎立型材上固定連接控制箱,試驗機外圍安裝防護網,其上連接觸摸屏;轉動第一手輪實現腋托高度調整,轉動第二手輪實現腋托前后調整,轉動第三手輪實現支腳前后調整,支腳高度固定。
所述支架采用型材搭建,底部臺板通過螺栓和彈性螺母固定連接在底部型材上,蹄腳通過螺栓連接在底部型材上支撐整個試驗機;頂部橫梁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豎立型材上,四條直線導軌固定于鋁板上再連接到每根豎立型材上,左右側型材之間搭建橋架;電機與減速機通過螺栓連接,固定連接在頂部橫梁上,減速機伸出軸與主動絲杠通過聯軸器連接;兩個鏈輪通過鍵與主動絲杠和從動絲杠緊配,采用頂絲鎖緊,張緊鏈輪中間安裝深溝球軸承與調節(jié)鋁板緊配,能夠調節(jié)張緊鏈輪前后位置;主動絲杠和從動絲杠上下兩端通過四個角接觸軸承座固定連接在型材間的橋架和頂部橫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055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