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定三門地區養殖青蟹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95346.0 | 申請日: | 2018-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226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春琳;王歡;唐蕾;韋紅玲;母昌考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 | 分類號: | C12Q1/689;C12Q1/04;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昊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慶國 |
| 地址: | 3152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定 三門 地區 養殖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三門青蟹的鑒定方法,是通過檢測青蟹腸道微生物中是否存在Psychrilyobacter屬微生物的核苷酸片段來確定;所述的核苷酸片段,為16S rDNA片段,其核苷酸序列為SEQ ID NO:4。本發明采集中國東南沿海各省青蟹養殖的主產地的青蟹,最后篩選出三門青蟹特異的微生物種群,并將這些種群的特征DNA序列進行綜合設計,獲得鑒別三門青蟹的“分子指紋圖譜”,并開發成試劑盒,從而解決了三門青蟹鑒定的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蟹類鑒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鑒定三門地區養殖青蟹的方法。
背景技術
海洋蟹類的種類資源非常豐富,僅在印度-太平洋區的蟹類就有2000多種,我國的蟹類約占其中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國人工增養殖規模較大的蟹類只有3個種: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及擬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其中中華絨螯蟹為淡水蟹,后兩者為海水蟹類。前兩者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而擬穴青蟹在我國分布于熱帶亞熱帶的東南沿海,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浙江三門青蟹,享有“三門青蟹,橫行世界”的美譽。
擬穴青蟹隸屬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綱(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rotuninae),擬穴青蟹屬(Scylla);擬穴青蟹屬包括四個種:擬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欖綠青蟹(Scylla olivacea)、紫螯青蟹(Scyllatranquebarica)、鉅緣青蟹(Scylla serrata)。林琪(等人根據四種擬穴青蟹的形態學特征及其mtDNA COI基因序列對我國東南沿海的擬穴青蟹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中國擬穴青蟹屬的優勢種為擬穴青蟹,且擬穴青蟹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分布最廣、數量最多,其他3個種僅在海南和北部灣被發現。
據2016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15年全國擬穴青蟹養殖總產量141040噸,同比2014年增長了0.21%,浙江產量占全國的19%;總捕撈量為83766噸,浙江捕撈量約占全國捕撈量的5%。擬穴青蟹的產量,無論是海洋捕撈還是海水養殖,浙江省的擬穴青蟹產量均不是全國最高,但由于三門青蟹本身味道鮮美,品牌價值極高,并列為浙江省農產品第一品牌。因此,浙江三門灣地區的“三門青蟹”成為市場上知名度最高的商品青蟹。
三門青蟹在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有損品牌名譽的問題。由于三門青蟹在江浙滬地區供不應求,價格較高,很多來自福建、廣東、越南等地的擬穴青蟹運至各地冒名三門青蟹出售,這不但影響了三門當地青蟹產業的良性發展,還損害了三門青蟹的美名。因此,如何區分三門青蟹與其他地區擬穴青蟹的問題油然而生。然而,從外觀辨識,不易辨別,也很不穩定,尤其可以通過化學處理使其外觀相同。從生物學角度,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門青蟹的鑒定方法,從而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檢測三門青蟹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是通過檢測青蟹腸道微生物中是否存在Psychrilyobacter屬微生物的核苷酸片段來確定;
所述的核苷酸片段,為16S rDNA片段,其核苷酸序列為SEQ ID NO:4;
所述的核苷酸片段,是使用擴增引物對待檢測青蟹腸道微生物樣品進行體外擴增獲得的;
其中引物對,其上下游引物的序列為SEQ ID NO:5和SEQ ID NO:6;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檢測方法,還檢測Mycoplasmataceae屬微生物的核苷酸片段;
所述的Mycoplasmataceae屬微生物的核苷酸片段,為16S rDNA的DNA序列,其核苷酸序列為SEQ ID NO: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953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透高彈聚氨酯彈性體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資源共享方法、裝置、設備和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