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樓應急逃生器及逃生操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92874.0 | 申請日: | 2018-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537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秦永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永仁 |
| 主分類號: | A62B1/06 | 分類號: | A62B1/06;A62B1/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賽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付建中 |
| 地址: | 32560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樓 應急 逃生 操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樓應急逃生器及逃生操作方法,高樓應急逃生器包括: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自鎖桿,其貫穿第二夾塊的調節孔,自鎖桿的內段設置有錐形頭、外段設置有鉸接塊、中段設置有調節槽,靠近錐形頭的自鎖桿上開設有自鎖槽;限位螺釘,其擰入第二夾塊限位螺紋孔且伸入到調節槽;力度彈簧和力度墊圈,其依次套在自鎖桿外段外;力度調節桿,其設置有矩形端,矩形端開設有通槽,自鎖桿鉸接塊插入該通槽且由鉸接銷鉸接,力度調節桿能轉動使得每個位置力度彈簧的長度均不相同;第一夾塊開設有自鎖孔和解鎖孔,當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合攏時,錐形頭能插入自鎖孔,彈性卡片能嵌入自鎖槽;本發明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的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樓應急逃生器及逃生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高樓發生災害時,怎樣才能迅速安全地撤離樓上的人員和財產,這是消防部門和保險公司面臨的重大問題,為此世界各國設計了各種各樣的緩降救生器材。但普遍存在著體積大、份量重、結構復雜、易損零件多、安全系數小、下降效率低、操作維修不便、價格昂貴及不易普遍推廣等缺點,中國專利CN201110284671.1,公開了高樓自救裝置,其包括急降繩、繩扣裝置、掛籃,繩扣裝置固定在急降繩上,繩扣裝置的下端設置連接掛籃的通孔11,繩扣裝置包括兩片扣板1,兩片扣板1中間開有繩槽2,兩片扣板1一側通過合頁3連接,兩片扣板1的另一側中間部分各開一缺口4,其中一邊缺口4設置活動螺釘5且螺釘5與缺口4鉸接,螺釘5的螺紋端連接一手輪6,通過螺釘和手輪將兩片扣板連接一體,該專利存在著如下的不足,通過螺釘和手輪將兩片扣板連接一體,沒自鎖裝置,存在安全隱患,另外,在應急逃生時,逃生者基本上處于高度緊張、慌亂的狀態,很難鎮定地通過手輪調節位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根據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種高樓應急逃生器,具有自鎖功能,還能根據逃生者體重選擇下降速度。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樓應急逃生器,包括:
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兩者的一側面鉸接在一起且能合攏和張開,第一夾塊開設有第一繩槽和第一掛鉤孔,第二夾塊開設有第二繩槽和第二掛鉤孔,當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合攏時,第一繩槽和第二繩槽能夾緊救生繩,第一掛鉤孔和第二掛鉤孔能穿入人體安全帶掛鉤;
第一操控桿和第二操控桿,其一端分別與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的另一側面固定,人手握住且夾緊第一操控桿和第二操控桿時,能控制夾緊救生繩的松緊程度;
還包括:
自鎖桿,其貫穿第二夾塊的調節孔,自鎖桿的內段設置有錐形頭、外段設置有鉸接塊、中段設置有調節槽,靠近錐形頭的自鎖桿上開設有自鎖槽;
限位螺釘,其擰入所述的第二夾塊限位螺紋孔且伸入到調節槽,限位螺釘能防止自鎖桿轉動,同時對自鎖桿的軸向移動進行限位;
力度彈簧和力度墊圈,其依次套在自鎖桿外段外;
力度調節桿,其設置有矩形端,矩形端開設有通槽,自鎖桿鉸接塊插入該通槽且由鉸接銷鉸接,鉸接銷在力度調節桿中的位置滿足:力度調節桿相對于鉸接銷轉動0度、90度和180度三個位置時,每個位置力度彈簧的長度均不相同;
所述第一夾塊開設有自鎖孔和解鎖孔,第一夾塊內還設置有能沿自鎖孔徑向移動的彈性卡片,當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合攏時,錐形頭能插入自鎖孔,彈性卡片能嵌入自鎖槽,從而能防止自鎖桿從自鎖孔拔出,確保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合攏時鎖死;
解鎖鍵,呈桿狀,其尾部經吊索與第一夾塊固定、頭部能插入解鎖孔推動彈性卡片脫離自鎖槽,從而自鎖桿能從自鎖孔拔出,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能張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永仁,未經秦永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928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裝配建筑用快速逃生裝置
- 下一篇:一種緩降逃生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