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結合海綿城市理念的有軌電車車輛基地抗內澇構造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80234.8 | 申請日: | 2018-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513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占俊;朱丹;繆東;姚應峰;史明紅;楊銘;肖俊;郭文浩;舒冬;邱海波;石航;李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1/22 | 分類號: | E01C11/22;E03B3/02;E01C7/34;E03F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基地 房屋建筑 工程車輛 海綿 雨水 大面積屋面 道路區域 地形設計 基地工程 立體綠化 匹配處理 總平面 綠化 鋪裝 透水 凈化 排放 基地 建設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結合海綿城市理念的有軌電車工程車輛基地抗內澇方法,將車輛基地總平面按功能劃分為房屋建筑、道路和可綠化閑散區三個單元;并分別對房屋建筑進行大面積屋面立體綠化處理,對道路區域進行透水鋪裝與雨水鏈匹配處理,對可綠化閑散區進行微地形設計。本發明提高了車輛基地工程對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解決了有軌電車工程車輛基地工程建設會降低區域抗內澇能力的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軌電車工程車輛基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合海綿城市理念的有軌電車工程車輛基地抗內澇構造及方法。
背景技術
車輛基地是有軌電車工程項目中規模最大的單體工程,是每條線路必備的車輛檢修設施,其選址多位于城市中心區域,占地可達10ha以上。
有軌電車工程車輛基地具有占地面積大且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區域的特點,其建設對區域的道路、綠地、河道等具有一定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區域抗內澇能力。
現有車輛基地設計過程中引入了雨水回用系統,對車輛基地的雨水調蓄、利用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對區域抗內澇能力的提升效果甚微。此外,車輛基地內綠化及水池以景觀效果為主進行設計,未結合在防內澇中發揮作用。
有軌電車工程車輛基地總平面設計時如何綜合考慮抗內澇問題,丞待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合海綿城市理念的有軌電車工程車輛基地抗內澇構造及方法,提高了車輛基地工程對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解決了有軌電車工程車輛基地工程建設會降低區域抗內澇能力的難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結合海綿城市理念的有軌電車工程車輛基地抗內澇方法:
將車輛基地總平面按功能劃分為房屋建筑、道路和可綠化閑散區三個單元;
并分別對房屋建筑進行大面積屋面立體綠化處理,對道路區域進行透水鋪裝與雨水鏈匹配處理,對可綠化閑散區進行微地形設計。
優選地,對于包括聯合車庫、運用庫、物資總庫在內的單體房屋建筑,將建筑屋面作為第二層平臺,以大面積平屋頂綠化結合局部升起的坡屋頂體塊,實現屋面雨水的引導、留滯和凈化;
在不適用綠化的坡屋面,通過排水溝、雨水鏈相結合的方法引導雨水貯蓄或下滲;
并對建筑外立面結合屋面進行立體綠化,實現對雨水的慢排緩釋。
優選地,在車輛基地內對道路區域進行透水鋪裝與雨水鏈匹配處理的方法包括:
在車輛基地內道路區域沿道路縱向兩側敷設基于海綿城市的雨水處理生態溝,所述生態溝的內部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有的第一礫石層、素土層、混合土層和植被層。
優選地,在車輛基地內對道路區域進行透水鋪裝與雨水鏈匹配處理的方法還包括:
在運用庫和檢修庫前的硬化道路采用鵝卵石、碎石、透水混凝土任一或任意組合的可滲透材質鋪裝;
房屋區域硬化地面采用應用于海綿城市的地面滲透磚,有效加速房屋區域地面的積水滲透。
優選地,在車輛基地內對道路區域進行透水鋪裝與雨水鏈匹配處理的方法還包括:
停車位采用植草磚鋪裝,并用植被覆蓋集水、排水渠,實現疏散暴雨徑流和移除污染物,改善水質。
優選地,在車輛基地內對道路區域進行透水鋪裝與雨水鏈匹配處理的方法還包括:
結合車輛基地及周邊區域匯流方向,在車輛基地總平面中規劃大型雨水滯留區,實現暴雨時的蓄水防洪作用,并結合雨水回用設備實現蓄水的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802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