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油焦煅燒廢氣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79924.1 | 申請日: | 2018-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271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利民;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碳能源(山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4 | 分類號: | B01J20/24;B01J20/3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呂翠蓮 |
| 地址: | 262737 山東省濰坊市濱海經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油焦 煅燒 廢氣 吸附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石油焦煅燒廢氣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吸附劑包括以下原料組分:活性炭、椰殼纖維、納米碳酸鈣、石墨烯、季戊四醇。所述的活性炭由椰殼活性炭、海泡石活性炭、杏核殼活性炭按照2:1:3的質量比組成。本發明吸附劑對二氧化硫的吸收率為95.3?96.7%,對二氧化氮的吸收率為89.3?94.3%。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焦的處理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石油焦煅燒廢氣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在煉鋼用的石墨電極或制鋁、制鎂用的陽極糊(融熔電極)時,為使石油焦(生焦)適應要求,必須對生焦進行煅燒。煅燒溫度一般在1300℃左右,目的是將石油焦揮發分盡量除掉。這樣可減少石油焦再制品的氫含量,使使油焦的石墨化程度提高,從而提高石墨電極的高溫強度和耐熱性能,并改善了石墨電極的電導率。煅燒焦主要用于生產石墨電極、炭糊制品、金剛沙、食品級磷工業、冶金工業及電石等,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石墨電極。 生焦不經鍛燒可直接用于碳化鈣作電石主料,生產碳化硅和碳化硼作研磨材料。也可直接作為冶金工業鼓風爐用焦炭或高爐墻襯炭磚,也可作鑄造工藝用致密焦等。 在生焦煅燒成煅燒焦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煙氣,這些煙氣含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為主的污染物,除此之外,還有焦油粒子,烴類、CO2、H2O、3,4—苯并芘等。
傳統的煙氣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固體吸收法和液體吸收法;固體吸收法主要通過氧化鎂等與二氧化硫反應,將硫固化;其缺點是吸收率差,對很多煙氣成分不能有效吸收。液體吸收法雖然吸收率較高,但由于需要高溫煙氣從塔頂收集并通過管道導入液體(一般采用氨水吸收);其煙氣具有酸腐性,因此,對設備要求高,成本非常高,一般中小型企業無法支撐其較高的成本,不適宜大面積推廣應用。
因此,研究一種可以有效吸收煙氣污染物的固體吸附劑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石油焦煅燒廢氣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實現以下發明目的:有效吸收石油焦煅燒廢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焦油粒子、烴類、3,4—苯并芘,提高煙氣污染物的吸收率。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石油焦煅燒廢氣吸附劑,以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活性炭32-35份、椰殼纖維12-16份、納米碳酸鈣4.5-5.6份、石墨烯5.7-6.2份、季戊四醇 1.2-1.8份、飛燕草甙0.6-0.9份、葉黃素0.15-0.32份、乙酸乙酯2-3份、鉬酸銨1.2-1.6份、三聚磷酸鈉2.3-2.9份。
所述的活性炭由椰殼活性炭、海泡石活性炭、杏核殼活性炭按照2:1:3的質量比組成;
所述的椰殼纖維:纖度為1.5~2dtex,纖維長度為80~90μm,含水量為6~7%;
所述的納米碳酸鈣:碳酸鈣含量 ≥99%,含水率 0.3%,PH值9.0-10.0,鹽酸不溶物 0.2%,密度為2.7mg/cm3, 細度為3000目; 所述的石墨烯:細度為30-50μm。
制備方法:
原材料準備:按照上述配方比例稱量各原料組分,備用。
步驟1、活性炭的制備
將椰殼活性炭、海泡石活性炭、杏核殼活性炭按照2:1:3的質量比混合,研磨至100目,制得活性炭;
所述活性炭,中孔率達95.4-95.8%,水份含量4-5%、灰份2.3-2.7%、堆積密度385-388g/L、比表面積為1480-1520m2/g,平均孔徑為3.5-4.2nm。
步驟2、活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碳能源(山東)有限公司,未經中碳能源(山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799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