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深度學習的多源圖像融合和特征提取算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79184.1 | 申請日: | 2018-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08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河宇;韋莎;程雨航;王偉忠;劉安安;聶為之;蘇育挺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損失函數 特征提取算法 正十二面體 數據庫 單個目標 多源圖像 視圖模型 最小化 三維空間 標簽 虛擬 反向傳播 目標分類 三維模型 神經網絡 虛擬相機 原始物體 重新定義 融合 測試集 訓練集 驗證集 級聯 算法 視點 拍照 輸出 學習 安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多源圖像融合和特征提取算法,包括:將數據庫中的每個三維模型置于一個虛擬的正十二面體中,將虛擬相機安置在正十二面體的均勻分布的二十個頂點上,從三維空間的視點中對原始物體進行虛擬拍照,得到單個目標的二十個視圖,構成多視圖模型數據庫;將多視圖模型數據庫按照7:2:1的比例劃分為訓練集、測試集和驗證集,利用視圖姿態標簽這一隱變量重新定義損失函數,通過反向傳播算法最小化損失函數;在最小化損失函數后,神經網絡最后一層通過softmax級聯輸出單個目標的多個視圖,在候選視圖姿態標簽的約束下所屬類別的得分。本發明避免了對特征所處空間的依賴,提高了目標分類的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視圖目標分類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多源圖像融合和特征提取算法。
背景技術
伴隨著數字化、顯示技術和三維建模[1]等技術的日益成熟,三維模型這一目標呈現出爆破式地增長,如何對這一目標進行高效分析和檢索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2]。而目標分類[3]作為三維模型檢索中重要的一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分類的速度和精度,通過類別來限定檢索的范圍,既能提高檢索的效率,又能提高檢索的精度。而目標分類技術,是指將一部分已經標注過的目標(比如:圖像、視頻、三維模型等[4])作為訓練樣本,通過深度學習等算法對其進行訓練,得到最優的分類器。
目標分類技術是三維模型檢索中重要的一步,目前三維模型檢索主要有兩大類[5]:第一類是基于文本進行三維模型檢索,另外一類基于三維模型的內容檢索更加常見。在一類中,通過文本標注,將三維模型進行文字標注,通過標注來檢索獲取三維模型。但由于文本的二義性和三維模型復雜的空間結構信息,檢索效果不太理想。第二類是基于內容的檢索,根據三維模型的拓撲結構[6]、幾何形狀[7]等形狀內容來獲取目標的形狀特征,將特征存儲后,進行檢索。而幾何相似性是基于內容檢索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相對精確的描述三維模型的內在信息,還無需人工干預,排除了因人工標注而導致的信息差異性。基于內容的檢索分為兩類[8]:基于模型的檢索和基于視圖的檢索。由于基于模型的檢索受到計算量的限制應用不是很廣泛,現在較為常用的是基于視圖的檢索。基于視圖的三維模型檢索方法使用二維視圖來描述三維模型,同時,三維模型的比較也是基于二維視圖之間的比較實現的。
基于多視圖的目標分類方法領域目前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兩個方面[9]:
1、視圖本身不能表征目標三維模型的拓撲結構,基于視圖進行三維模型分類有一定的局限性。
2、如何去選取最優視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最終目標分類的精度,而關于最優視圖的選擇目前還沒有比較完善的方法。
基于視圖的三維模型檢索領域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為[10]:大多數方法都關注在相似度計算和模型結構表征上,而忽略了對特征的學習和優化,限制了實際應用范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多源圖像融合和特征提取算法,本發明避免了對特征所處空間的依賴,提高了目標分類的精度,詳見下文描述:
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多源圖像融合和特征提取算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數據庫中的每個三維模型置于一個虛擬的正十二面體中,將虛擬相機安置在正十二面體的均勻分布的二十個頂點上,從三維空間的視點中對原始物體進行虛擬拍照,得到單個目標的二十個視圖,構成多視圖模型數據庫;
將多視圖模型數據庫按照7:2:1的比例劃分為訓練集、測試集和驗證集,利用視圖姿態標簽這一隱變量重新定義損失函數,通過反向傳播算法最小化損失函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未經天津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791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