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黑木耳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77280.2 | 申請日: | 2018-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22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應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望謨縣郊納八步農業綜合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A01G18/69 |
| 代理公司: | 貴陽索易時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寶偉 |
| 地址: | 552300 貴州省黔西***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黑木耳 木耳 種植 接種 大棚 下層 日光燈 地面安裝 光線不足 菌絲培養 菌種培養 生長管理 食用菌種 有效解決 質量下降 催芽期 采收 刺孔 耳片 掛袋 制備 光照 照射 管理 | ||
1.一種黑木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大棚搭建: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晝夜溫差小、濕度大、靠近優質水源土地作為種植園,清除雜草,枯枝爛葉,將土地整平,用鍍鋅鋼管搭建大棚,大棚頂高3.2~3.6m,肩高2.0~2.2m,長250~300m,寬3.6~4m,在大棚兩端設有通風門,地面裝有日光燈;
b、菌種培養:用木屑、米糠、稻草、麥麩、豆粉、蔗糖及清水制成培養基,裝入廣口瓶后在135~140℃滅菌鍋中滅菌50~60min,待冷卻至常溫后接入母種;在26~29℃下培養即制得菌種;
c、接種袋制備:將木屑、米糠、稻草、麥麩、豆粉、蔗糖混合均勻后裝入高壓聚丙烯袋中,加入清水調節培養基水分含量在65~68%,在高壓滅菌鍋中滅菌12~14h,冷卻后轉入接種室中備用;
d、接種:將育有菌種的廣口瓶外壁用75%乙醇消毒后轉入超凈臺進行接種,超凈臺用265nm紫外線消毒12h,在超凈臺中點燃酒精燈,在酒精燈上方無菌區域進行操作,將菌種均勻地撒在接種袋內培養基上,厚度為0.8~1.2cm;
e、接種袋菌絲培養:將接種后的接種袋轉入消毒后的大棚進行發菌處理,在接種初期,接種袋直立擺放,菌絲擴散至培養基內部以后,將接種袋臥放,每隔兩天翻轉一次,接種后的1~12天,培養室溫度控制在18~23℃,在12天以后溫度控制在25~30℃;濕度控制在60~70%;
f、刺孔掛袋:接種袋內菌絲占滿全袋后可進行刺孔,用0.2%高錳酸鉀清洗袋面,風干后用已消毒的刀片開v形孔,v形每邊長2~3cm,深度為2~3mm;將刺孔后的接種袋掛入大棚內,每串7~9個,最低袋離地面50~60cm,每平方米85~95個;
g、催芽期管理:掛袋后進入催芽期,催芽期以保溫為主,通風為輔,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左右;
h、耳片生長管理:在耳芽出齊以后,晴天早中晚分別對木耳澆水一次,傍晚通風1.5~2.0h,空氣濕度保持在85~90%,陰天濕度合適可不澆水;每天晚上對木耳開燈照射;
i、木耳采收:當黑木耳耳片舒展變軟,肉質肥厚耳根收縮,子實體產生白色孢子粉時,即可采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黑木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燈安裝于地表,對大棚內部照射,功率為300W,每16m2的大棚內安裝一個日光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黑木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由木屑、米糠、稻草、麥麩、豆粉、蔗糖及清水按質量比12:15:10:8:5:6:70混合均勻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黑木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為每天傍晚通風1~1.2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開燈照射為每天晚上7~10點開燈照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為每立方米用4g硫磺,木屑10g混合點燃,對大棚進行24h熏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望謨縣郊納八步農業綜合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望謨縣郊納八步農業綜合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7728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