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載氣象雷達雷暴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76964.0 | 申請日: | 2018-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96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高銘陽;錢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S13/95 | 分類號: | G01S13/9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王子溟 |
| 地址: | 21406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載氣象雷達 三維空間區域 連續區域 粗掃描 徑向線 掃描行 先驗 多行掃描 飛行效率 獲取目標 雷達探測 立體掃描 掃描數據 同一位置 顯示能力 飛行安全 反射率 精細化 氣象 減小 量程 偏航 反射 感知 搜索 探測 合并 | ||
1.一種機載氣象雷達雷暴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對設定量程區域進行較大范圍的粗掃描;
步驟2、若進行所述粗掃描的過程中在同一位置出現反射因子大于閾值的氣象目標時,則對該氣象目標所在的區域進行精細化立體掃描,獲取目標區域不同高度的多行掃描數據;
步驟3、對掃描數據進行處理,包括在每個掃描行的每根徑向線上搜索反射率因子大于一定閥值的連續區域,將多個掃描行的多個徑向線上的連續區域合并得到三維空間區域;
步驟4、計算所述三維空間區域的空間體積及云層厚度;
步驟5、根據所述空間體積及云層厚度確定目標區域是否具有雷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載氣象雷達雷暴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閾值設定在35dBz~45dBz。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載氣象雷達雷暴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精細化立體掃描包括獲取目標區域從地面至15km高度掃描獲取不少于7行的掃描數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載氣象雷達雷暴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三維空間區域的構造包括:
步驟31、將每個掃描行的每根徑向線上的連續區域作為一維雷暴段;
步驟32、對同一掃描行的方位角相鄰的兩個徑向線,其中一個徑向線在另一個徑向線上投影時,兩個徑向線上的一維雷暴段存在重疊部分,則將該兩個一維雷暴段關聯,將同一掃描行的所有徑向線上關聯的一維雷暴段作為二維雷暴分量;
步驟33、將多個相鄰掃描行的二維雷暴分量在水平面投影,投影具有重合部分的二維雷暴分量組成所述三維空間區域。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載氣象雷達雷暴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2中,所述重疊部分的長度不低于2km。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載氣象雷達雷暴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3中,所述投影的重合率不低于8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載氣象雷達雷暴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根據所述空間體積及云層厚度確定目標區域是否具有雷暴包括將所述空間體積與云層厚度與先驗值進行比較,若所述空間體積及云層厚度均大于先驗值,則判定為具有雷暴。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機載氣象雷達雷暴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驗值包括空間體積為50km3,云層厚度為5k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7696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