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音樂質量評價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73498.0 | 申請日: | 2018-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089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梅亞琦;劉奡智;王義文;王健宗;肖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25/51 | 分類號: | G10L25/51;G10L25/30;G10L25/18;G10L25/24;G10L25/4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立智方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68 | 代理人: | 王增鑫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音頻信息 圖譜 評價信息 音質評價 音樂 卷積神經網絡 計算機設備 存儲介質 質量評價 模型訓練 網絡環境 限定條件 預設 轉化 收斂 篩選 凈化 | ||
1.一種音樂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獲取待評價音頻信息;
以頻率為限定條件將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轉化為頻率圖譜;
將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的頻率圖譜輸入到預設的音質評價模型中,得到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的評價信息,其中,所述音質評價模型為預先訓練至收斂的卷積神經網絡模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樂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頻率為限定條件將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轉化為頻率圖譜,具體包括:
獲取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的梅爾頻率;
根據所述梅爾頻率的圖譜獲取梅爾頻率倒譜;
從所述梅爾頻率倒譜中提取梅爾頻率倒譜系數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樂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的頻率圖譜輸入到預設的音質評價模型中,得到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的評價信息,具體包括:
獲取所述音質評價模型的輸出值;
在評價列表中查找與所述輸出值具有映射關系的評價指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樂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用戶搜索目標音頻時,所述將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的頻率圖譜輸入到預設的音質評價模型中,得到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的評價信息之后,還包括:
獲取播放指令;
根據所述播放指令獲取待播放音頻的評價指數,并與預設的指數閾值進行比較;
當所述待播放音頻的評價指數大于或等于所述指數閾值時,播放所述待播放音頻。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音樂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放指令包括:待播放音頻的關鍵詞;根據所述播放指令獲取待播放音頻的評價指數,并與預設的指數閾值進行比較之后,還包括:
當所述待評價音頻的評價指數小于所述指數閾值時,根據所述待播放音頻的關鍵詞在預設的數據庫中查找與所述關鍵詞匹配的音頻信息;
顯示所述音頻信息。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音樂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質評價模型的訓練方法包括:
獲取訓練樣本集,所述訓練樣本集包括從多段音質流暢的音頻中提取的多張梅爾頻率倒譜系數圖;
由預設的所述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獲取所述多張梅爾頻率倒譜系數圖的期望值;
將所述訓練樣本集輸入到所述卷積神經網絡模型中,獲取所述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的激勵值;
比對所述期望值與所述激勵值之間的距離是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閾值,并當所述期望值與所述激勵值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閾值時,反復循環迭代的通過反向算法更新所述卷積神經網絡模型中的權重,至所述期望值與所述激勵值之間的距離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閾值時結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音樂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預設的所述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獲取所述多張梅爾頻率倒譜系數圖的期望值,具體包括:
將所述多張梅爾頻率倒譜系數圖依次輸入到預設的卷積神經網絡模型中,分別獲取所述多張梅爾頻率倒譜系數圖的輸出值;
以數值為限定條件對所述輸出值進行排序;
確認排序結果中處于中間位置的輸出值為所述多張梅爾頻率倒譜系數圖的期望輸出值。
8.一種音樂質量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待評價音頻信息;
處理模塊,用于以頻率為限定條件將所述音頻信息轉化為頻率圖譜;
執行模塊,用于將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的頻率圖譜輸入到預設的音質評價模型中,得到所述待評價音頻信息的評價信息,其中,所述音質評價模型為預先訓練至收斂的卷積神經網絡模型。
9.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有計算機可讀指令,所述計算機可讀指令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使得所述處理器執行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音樂質量評價方法的步驟。
10.一種存儲有計算機可讀指令的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指令被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音樂質量評價方法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7349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