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擺桿作動筒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72382.5 | 申請日: | 2018-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08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東;杜海;雷勁;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C5/10 | 分類號: | B64C5/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迪 |
| 地址: | 710076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擺桿作動筒 結構 | ||
本發明屬于作動器結構設計技術,提供一種內擺桿作動筒結構,具有小角度擺動旋轉功能。它由耳環搖臂(1)、限位滑塊(2)、弧面螺套(3)、活塞桿(4)、軸承滾珠(5)、圓柱銷(6)、固定耳叉(7)、固定套筒(8)組成。作動器在安裝面上固定后,隨著活塞桿(4)的往復直線運動,耳環搖臂(1)在軸承滾珠(5)繞圓柱銷(6)做小角度的旋轉,避免運動機構死點的發生,保證作動器的正常工作。由于耳環搖臂(1)內置于活塞桿(4)中,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作動器結構設計技術。
背景技術
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隨著飛機的氣動特性和機動性能越來越高,飛機結構也越來越緊湊,扁平化的飛翼布局已日益增多,為滿足狹小、特殊安裝空間下具有減重、維護性的要求,傳統的兩端鉸鏈式作動器已不能滿足飛機設計的需要,扁平化的法蘭安裝式已成為作動器專業發展的一項關鍵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實現單點鉸鏈式安裝的作動器滿足飛機扁平化設計的需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內擺桿作動筒結構,在作動筒往復直線運動的同時并具有小角度的旋轉擺動功能,進而避免結構死點的發生,保證作動筒的正常運動。結構簡單、可靠,易于控制,可用于滿足大輸出力、體積小的單點鉸鏈式的液壓作動筒設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擺桿作動筒結構,包括:耳環搖臂1、活塞桿4、軸承滾珠5、圓柱銷6、固定耳叉7、固定套筒8;
其中,耳環搖臂1的左端與飛機舵面相連,軸承滾珠5滾包安裝在耳環搖臂1的右端,固定耳叉7套接在耳環搖臂1的右端,圓柱銷6將固定耳叉7和軸承滾珠5銷接,活塞桿4內表面設有內孔凸臺,將套接固定耳叉7的耳環搖臂1的右端內置于活塞桿4中,固定耳叉7頂在活塞桿4內孔凸臺的左側;固定套筒8從活塞桿4右側伸入螺接在固定耳叉7右端外表面,固定套筒8左端頂在活塞桿4內孔凸臺的右側。
還包括:限位滑塊2、弧面螺套3,
限位滑塊2與耳環搖臂1的左端相連,弧面螺套3通過螺紋連接與活塞桿4的左端面連接;限位滑塊2與弧面螺套3接觸面為弧形。
通過調整限位滑塊2、弧面螺套3的弧形尺寸實現擺動角度的調節。
固定套筒8外表面與活塞桿4內孔之間留有間隙。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通過設計耳環搖臂內置與活塞桿中,實現作動筒在單點鉸鏈式安裝情況下,輸出力大、體積小的作動筒設計,滿足作動筒的正常工作。不存在作動筒運動死點導致舵面無法跟隨飛控指令的單點故障。具有結構簡單、旋轉擺動角度可隨時適用于主機靈活更改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屬于作動器結構設計技術,涉及對液壓系統作動筒的結構改進,在作動筒往復直線運動的同時兼有小角度的旋轉擺動功能,避免作動筒在單耳環旋轉支點下運動機構死點的發生,實現作動器的正常工作。
如圖1所示,一種內擺桿作動筒結構,包括:耳環搖臂1、限位滑塊2、弧面螺套3、活塞桿4、軸承滾珠5、圓柱銷6、固定耳叉7、固定套筒8;
其中,耳環搖臂1的左端與飛機舵面相連,軸承滾珠5滾包安裝在耳環搖臂1的右端,固定耳叉7套接在耳環搖臂1的右端,圓柱銷6將固定耳叉7和軸承滾珠5銷接,活塞桿4內表面設有內孔凸臺,將套接固定耳叉7的耳環搖臂1的右端內置于活塞桿4中,固定耳叉7頂在活塞桿4內孔凸臺的左側;固定套筒8從活塞桿4右側伸入螺接在固定耳叉7右端外表面,實現對固定耳叉7的固定與鎖緊。固定套筒8左端頂在活塞桿4內孔凸臺的右側。固定套筒8外表面與活塞桿4內孔之間留有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723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