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培養基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71885.0 | 申請日: | 2018-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223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仇碩;趙健;唐鳳鸞;趙志國;夏科;周浩;蔣慶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周玉婷 |
| 地址: | 541006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使報春 石斛 種子 快速 繁殖 培養基 方法 | ||
1.一種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培養基,其特征在于,由種子萌發和原球莖誘導培養基、原球莖增殖和叢生芽誘導培養基以及生根壯苗培養基組成,其中,
所述種子萌發和原球莖誘導培養基由MS基本培養基、1.0-2.0mg/L的6-BA、0.1mg/L的NAA和20g/L的蔗糖組成;
所述原球莖增殖和叢生芽誘導培養基由MS基本培養基、1.0-2.0mg/L的6-BA、0.1mg/L的NAA、20g/L的蔗糖和100g/L的香蕉泥組成;
所述生根壯苗培養基由MS基本培養基、1.0-3.0mg/L的6-BA、0.5mg/L的KT、0.2mg/L的NAA、100g/L的香蕉泥、30g/L的蔗糖和1.0g/L的活性炭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培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種子萌發和原球莖誘導培養基、所述原球莖增殖和叢生芽誘導培養基以及所述生根壯苗培養基的pH值均為5.8。
3.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或2所述培養基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無菌播種及原球莖誘導培養
將成熟未開裂的報春石斛蒴果消毒后,取出種子,均勻播種于種子萌發和原球莖誘導培養基中,先進行暗培養,待種子轉綠后再進行光培養,待種子萌發后,得到原球莖;
步驟2:原球莖增殖和叢生芽誘導培養
將步驟1得到的原球莖,均勻轉接到原球莖增殖和叢生芽誘導培養基中,進行光培養,待原球莖增殖后,誘導得到叢生芽;
步驟3:叢生芽生根壯苗培養
當步驟2得到的叢生芽長出2-3片葉子、高2-3cm時,均勻轉接到生根壯苗培養基中,進行光培養,得到生根試管苗;
步驟4:移栽馴化
于春季3-4月,將步驟3得到的生根試管苗,煉苗15-30d天后,洗凈根部,移栽到移栽基質中,再置于塑料大棚中,澆水、保濕至成苗、出圃,即得到報春石斛種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所述培養基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消毒的具體步驟為:先用洗潔精清洗報春石斛蒴果的表面,再用自來水沖洗至少30min,然后用75%v/v酒精浸泡1min,接著用無菌水沖洗1次,再用0.1%的升汞浸泡15-30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至少5次。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所述培養基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暗培養的溫度為25±2℃,時間為20-30d。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所述培養基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原球莖的接種量為每個培養瓶接種150-200個原球莖,所述培養瓶的容量為630mL,每個培養瓶中放有100mL原球莖增殖和叢生芽誘導培養基。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所述培養基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叢生芽的接種量為每個培養瓶接種15-20個叢生芽,所述培養瓶的容量為630mL,每個培養瓶中放有100mL生根壯苗培養基。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所述培養基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步驟2和步驟3中,所述光培養的溫度均為25±2℃,光照強度均為1500-2000lux,光周期均為12h/d,光照時間分別為30-50d、45-60d和80-120d。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所述培養基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煉苗的條件為:以散光為主,光照強度為3000-4000lux,溫度為15-25℃,濕度為70-80%。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所述培養基使報春石斛種子快速繁殖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移栽基質經甲基托布津粉劑600倍稀釋液消毒處理,所述移栽基質為樹皮、水苔、珍珠巖和蛭石按質量比為10:2:1:1組成的混合物或者樹皮、珍珠巖和蛭石按質量比為10:1:1組成的混合物;所述塑料大棚在夏季用70%遮陽網進行遮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718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