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發電機組及其密封防泄漏監控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65616.3 | 申請日: | 2018-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94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褚景春;袁凌;樊立新;汪正軍;潘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5 | 分類號: | 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韜法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馬麗蓮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監控系統 發電機組 紅外透視 液體泄露 視頻監控系統 防泄漏系統 攝像頭 報警 防泄漏 傳感器 密封 泄露 安全運行狀態 傳感器連接 攝像頭連接 采集信息 密封系統 實時監測 水下機組 圖像比對 冗余 密封性 泄漏 圖像 機組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下發電機組及其密封防泄漏監控系統,包括相互獨立且冗余的密封系統、防泄漏系統及泄露監控系統;所述防泄漏系統包括分布于水下發電機組中的多個液體泄露傳感器及與所述液體泄露傳感器連接的PLC控制系統,所述PLC控制系統用于獲取所述液體泄露傳感器的采集信息并進行報警;所述泄露監控系統包括分布于水下發電機組中的多個紅外透視攝像頭及與所述紅外透視攝像頭連接的視頻監控系統,所述視頻監控系統用于獲取所述紅外透視攝像頭的圖像并根據圖像比對結果進行報警。本發明可完整的對水下機組的密封性及泄漏情況做出及時的判斷及報警,并可實時監測機組的安全運行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下發電機組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水下發電機組及其密封防泄漏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水下發電機組的設計是未來市場的一個發展趨勢,而傳統水下發電機組的密封系統僅針對密封部位獨立設計,如CN203756417U,一種水下密封系統及應用其的潮流能發電機組,其根據壓力腔體內部的壓力傳感器判斷密封狀態,且只能通過對密封部位兩側腔體的壓力之進行對比,超過某一壓力值時會發出報警。若發生腔體兩側同時泄漏或出現壓力傳感器失效等特殊情況時,無法進行做出報警及判斷。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水下發電機組在密封防泄漏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如何能創設一種可完整的對水下機組的密封性及泄漏情況做出及時的判斷及報警,并可實時監測機組的安全運行狀態的水下發電機組及其密封防泄漏監控系統,成為當前業界急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完整的對水下機組的密封性及泄漏情況做出及時的判斷及報警,并可實時監測機組的安全運行狀態的水下發電機組及其密封防泄漏監控系統,從而克服傳統水下發電機組因密封系統失效而無法及時發現故障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下發電機組的密封防泄漏監控系統,包括相互獨立且冗余的密封系統、防泄漏系統及泄露監控系統;所述防泄漏系統包括分布于水下發電機組中的多個液體泄露傳感器及與所述液體泄露傳感器連接的PLC控制系統,所述PLC控制系統用于獲取所述液體泄露傳感器的采集信息并進行報警。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地改進,所述泄露監控系統包括分布于水下發電機組中的多個紅外透視攝像頭及與所述紅外透視攝像頭連接的視頻監控系統,所述視頻監控系統用于獲取所述紅外透視攝像頭的圖像并根據圖像比對結果進行報警。
進一步地,所述水下發電機組為潮流能發電機組,所述液體泄露傳感器包括葉片內液體泄露傳感器、輪轂內液體泄露傳感器、中間艙內液體泄露傳感器和尾艙內液體泄露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水下發電機組為潮流能發電機組,所述紅外透視攝像頭包括葉片內紅外透視攝像頭、輪轂內紅外透視攝像頭、中間艙內紅外透視攝像頭及尾艙內紅外透視攝像頭。
進一步地,所述密封系統包括靜密封系統和動密封系統,所述靜密封系統用于靜止部位的密封,所述動密封系統用于旋轉部位的密封。
進一步地,所述靜密封系統采用密封圈的形式;所述動密封系統采用填料函的形式。
進一步地,所述水下發電機組為潮流能發電機組,所述動密封系統用于潮流能發電機組的輪轂與葉片及輪轂與齒輪箱之間,所述靜密封系統用于潮流能發電機組的輪轂前端蓋與輪轂之間、齒輪箱與中間艙之間、中間艙與發電機之間以及發電機與尾艙之間。
進一步地,還包括SCADA系統服務器,所述SCADA系統服務器與防泄漏系統及泄露監控系統連接。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下發電機組,包括上述的密封防泄漏監控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水下發電機組為潮流能發電機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656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