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防撞墻施工的可行走高空作業懸吊平臺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64780.2 | 申請日: | 2018-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08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房連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新興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3/28 | 分類號: | E04G3/28;E04G3/30;E04G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林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杜國慶;李桂玲 |
| 地址: | 10007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吊籃框架 重力平衡 懸吊平臺 懸臂梁 掛梁 高空作業 防撞墻施工 可行走 配重塊 斜拉臂 行走輪 施工 吊掛在建筑物 建筑物頂層 可移動吊籃 施工成本 施工進度 施工用料 往復行走 向上翹起 重復拆卸 翹起端 上端 頂層 拉緊 下端 向后 裝配 懸空 承載 節約 平衡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防撞墻施工的可行走高空作業懸吊平臺及施工方法,懸吊平臺包括承載施工人員的吊籃框架,吊籃框架上端連接有懸臂梁,吊籃框架通過懸臂梁懸空吊掛在建筑物頂層邊沿外側,所述懸臂梁包括水平向上翹起的兩根掛梁和與掛梁翹起端連接向后拉緊的兩根斜拉臂,掛梁與斜拉臂的后端連接在一個重力平衡架上,在重力平衡架上放置配重塊,配重塊平衡吊籃框架的承載重量,所述重力平衡架下端四角分別設置有行走輪,所述重力平衡架通過行走輪帶動吊籃框架沿建筑物頂層邊沿外側往復行走。本發明節省了施工用料,由于吊籃框架設計成可移動吊籃框架,防止了對吊籃框架的重復拆卸裝配,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施工進度和效率,節約了施工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防撞墻施工的可行走高空作業懸吊平臺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物或構筑物頂層的矮墻通常是一次搭安裝模板澆筑完成,工人操作勞動強度大,工期長,并且對外側的安裝模板需要借助吊籃,該吊籃通常是固定不動的,需要在建筑物或構筑物的頂層搭設固定支架,然后安裝配重,最后連接工作平臺,工作平臺通過電動裝置上下移動。這種工藝的缺點是,吊籃一次施工安裝完畢后,無法整體進行移動,若移動則必須將整個裝置全部拆除,重新進行組裝。大面積施工時,需要將全部外立面均布置好吊籃,涉及局部外立面時,采用這種設備很不方便。橋梁等水平方向延長的構筑物構件(如防撞墻)施工時,采用吊籃裝置、或者沿構筑物延長線方向滿搭腳手架等傳統的方式,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防撞墻施工的可行走高空作業懸吊平臺及施工方法,通過分段法對防撞墻分段安裝模板、分段施工,并且將吊籃設計成可移動吊籃,提高了施工進度,節約了施工成本,減少了施工的強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防撞墻施工的可行走高空作業懸吊平臺,包括承載施工人員的吊籃框架,其中,吊籃框架上端連接有懸臂梁,吊籃框架通過懸臂梁懸空吊掛在建筑物或構筑物頂層邊沿外側,所述懸臂梁包括水平向上翹起的兩根掛梁和與掛梁翹起端連接向后拉緊的兩根斜拉臂,掛梁與斜拉臂的后端連接在一個重力平衡架上,吊籃框架上端的四個角通過連接臂連接在兩根掛梁上,吊籃框架上端兩個前角的連接臂連接在掛梁水平向上翹起的前端,在重力平衡架上放置配重塊,配重塊平衡吊籃框架的承載重量,所述重力平衡架下端四角分別設置有行走輪,所述重力平衡架通過行走輪帶動吊籃框架沿建筑物或構筑物頂層邊沿外側往復行走。
方案進一步是:述重力平衡架下端四角同時設置有行走輪定位裝置,行走輪定位裝置用于在行走輪走到指定位置后將行走輪鎖住,防止行走輪繼續轉動。
方案進一步是:在所述建筑物或構筑物頂層的地面固定有兩根平行的槽鋼,兩根平行的槽鋼沿行走輪的行走軌跡設置,所述行走輪在槽鋼的凹槽中行走,在所述槽鋼凹槽兩邊側壁上沿槽鋼長度方向設置有通透的槽口,所述行走輪的轉動軸是一個帶有中心孔的轉動軸,中心孔中設置有軸銷,所述軸銷兩端伸出槽鋼凹槽兩邊側壁上設置的槽口。
方案進一步是:沿槽鋼縱向兩端的建筑物或構筑物頂層分別設置導向輪,在兩個導向輪上纏繞設置有拖拽鋼絲繩,拖拽鋼絲繩從重力平衡架底側穿過,并與重力平衡架底端設置的掛件固定連接,一個拖拽電機固定在建筑物頂層上,拖拽電機連接有減速器,拖拽鋼絲繩與減速器轉軸輪盤上的螺旋槽口纏繞連接,拖拽電機的正轉和反轉通過拖拽鋼絲繩拖動重力平衡架往復運動。
方案進一步是:所述螺旋槽口是至少為2周環繞的螺旋槽口。
方案進一步是:在所述導向輪與減速器轉軸輪盤之間設置有拖拽鋼絲繩張力調整輪。
方案進一步是:所述軸銷兩端分別套有滑動軸承,滑動軸承與所述槽口上下端面滑動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新興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新興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647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