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華沙鰍的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62425.1 | 申請日: | 2018-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019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周劍;張露;李強;柯紅雨;肖宇;劉超;蘇旭濤;孫甲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1/80;A23K10/20;A23K40/10;A23K50/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艷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餌料盤 進水口 鵝卵石 漂浮板 橢圓型 微流水 采食 飼喂 誘導 人工顆粒飼料 進水量控制 定時定量 配合飼料 水蚯蚓 遮蔽式 養殖 沉性 粉料 攝食 遮蔽 竹竿 轉食 成活率 搭配 并用 水面 天氣 | ||
1.一種中華沙鰍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半遮蔽式的餌料盤的設置:中華沙鰍轉食池(1)的一側設置有進水口(6),在進水口(6)處設置有半遮蔽式的餌料盤(2),餌料盤上方一半面積用第一漂浮板(3)遮蔽,誘導中華沙鰍進入餌料盤(2)活動和采食;
步驟2、設置仿生自然環境:在餌料盤(2)與進水口(6)之間放置橢圓型鵝卵石(4);
步驟3、通過調節進水量控制餌料盤(2)附近水流速度,從而形成微流水區域;并在微流水區域水面且在橢圓型鵝卵石(4)的上方放置第二漂浮板(5),并用竹竿(7)固定,誘導中華沙鰍到餌料盤附近生活;
步驟4、每天定時飼喂兩次,分別在8:00和18:00,視天氣情況適當調整,訓練中華沙鰍定時定量采食;
步驟5、中華沙鰍入池后前三天飼喂少量中華沙鰍喜食的水蚯蚓,以維持基本所需為宜,三天后開始搭配投喂配合飼料,將水蚯蚓和配合飼料粉料混合加水揉成團放入餌料盤;
步驟6、在第7-9天,飼喂水蚯蚓和配合飼料粉料;在第10-12天,飼喂水蚯蚓、配合飼料粉料和沉性人工顆粒飼料;在第13-15天,飼喂水蚯蚓、配合飼料沉性人工粉料和顆粒飼料;在第16-18天,飼喂配合飼料粉料和沉性人工顆粒飼料;從第19日開始,只投喂沉性人工顆粒飼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華沙鰍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餌料盤(2)的下方設置有支架(8),餌料盤(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漂浮板(3),餌料盤(2)上方設置有拉繩(9),餌料盤(2)通過拉繩(9)連接有浮球(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華沙鰍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鵝卵石的數目為10-15枚,鵝卵石的形狀為表面光滑的橢圓型鵝卵石,長徑為10-3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華沙鰍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水區域的水流速度控制在0.1-0.4m/s,面積為2-3m2,第二漂浮板(5)的面積為0.5-1.5m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華沙鰍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日投喂量為總體重的1%-3%,每次傍晚投喂的為日總投喂量的65%-8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華沙鰍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的配合飼料粉料的蛋白質百分含量為42%;水蚯蚓和配合飼料粉料的質量比為7:3。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華沙鰍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的第7-9天內水蚯蚓和配合飼料粉料質量比為4-6:4-6;在第10-12天,沉性人工顆粒飼料的蛋白質百分含量為42%,直徑為1.0mm,水蚯蚓、配合飼料粉料和顆粒飼料的質量比為2-4:3-5:2-4;在第13-15天內水蚯蚓、配合飼料粉料和沉性人工顆粒飼料的質量比為1:2-4:5-7;在第16-18天內,配合飼料粉料和沉性人工顆粒飼料的質量比為2-3:7-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未經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6242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廠化鱸魚大規格苗種培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高產量的草魚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