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工藝因子的集成電路可靠性預計修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56659.5 | 申請日: | 2018-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175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高成;王長鑫;黃姣英;楊達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順榮;唐愛華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靠性預計 標準手冊 工藝因子 集成電路 失效率 修正 試驗條件 集成電路數據手冊 正常工作條件 計算器件 加速試驗 監測參數 實際問題 數據計算 制造工藝 查找 | ||
1.一種基于工藝因子的集成電路可靠性預計修正方法,即一種基于特征尺寸因子的集成電路可靠性預計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如下:
步驟1,提出可靠性預計的修正方法,在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的可靠性預計模型中加入工藝因子πC;基于集成電路的特征尺寸和不同工藝水平,對工藝因子πC進行分類計算;若器件的特征尺寸為X,則其工藝因子πC的計算方法為
其中為該器件在典型工作條件下試驗數據所得的工作失效率,為相同條件下該器件基于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所得的工作失效率;
即修正后的集成電路工作失效率預計模型為
λC=λP×πC (2)
其中λC為結合試驗數據后修正的工作失效率,λP為基于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原始預計模型所得的工作失效率;
步驟2,查找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得出基于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的集成電路可靠性預計模型,根據集成電路的型號信息確定模型中的系數,計算工作失效率預計結果
其中所述“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是指電子設備可靠性預計手冊,對于國產集成電路選用GJB/Z299C-2006《電子設備可靠性預計手冊》;其中對單片集成電路的工作失效率的預計公式如下:
λP=πQ[C1πTπV+(C2+C3)πE]πL (3)
式中,λP——工作失效率;πQ——質量系數;πT——溫度應力系數;πV——電壓應力系數;πE——環境系數;πL——成熟系數;C1、C2——電路復雜度失效率;C3——封裝復雜度失效率;
根據集成電路的型號確定其封裝方式、引腳數和工作狀態電參數信息,再通過查閱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即能確定可靠性預計公式中的系數,進而計算出基于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的工作失效率預計結果
步驟3,確定試驗條件和監測參數,對器件進行加速壽命試驗,結合加速模型和退化模型進行數據處理,計算器件在試驗條件下的工作失效率,并外推正常工作條件下的工作失效率
根據集成電路的參數退化確定加速壽命試驗的時間和所施加的加速應力種類與大小,選取能有效反映元器件在工作狀態下性能退化的敏感參數為監測參數,對器件進行加速壽命試驗;試驗數據的處理包括失效數據的處理和無失效數據的處理,對失效數據通過退化軌跡擬合方法進行處理,對無失效數據通過貝葉斯估計方法進行擬合;
步驟4,比較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的可靠性預計模型與加速試驗的數據計算所得的工作失效率,計算工藝因子πC
結合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的可靠性預計模型,得到可靠性預計修正模型為
λc=λP×πC=πQ[C1πTπV+(C2+C3)πE]πLπC (5)
式中,λC為結合試驗數據后修正的工作失效率,λP為基于可靠性預計標準手冊原始預計模型所得的工作失效率,πC是用以修正的工藝因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5665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