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動態加權的雙模型故障診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54857.8 | 申請日: | 2018-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67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季海鵬;劉晶;劉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23/02 | 分類號: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11265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劉陽 |
| 地址: | 300401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故障診斷 傳感器振動 故障記錄 軸承故障 文本 子模型 加權 文本數據挖掘 性能評價指標 理論和應用 診斷 電機驅動 分類結果 故障狀態 加權組合 價值信息 投票結果 有效結合 運行數據 非平衡 經驗性 分類 算法 采集 記錄 賦予 學習 | ||
1.一種基于動態加權的雙模型故障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1 選擇電機驅動端采集的正常狀態FT0、磨損狀態FT1、疲勞剝落狀態FT2、腐蝕狀態FT3、斷裂狀態FT4、膠合狀態FT5、壓痕狀態FT6和保持架損壞狀態FT7這8種狀態下的傳感器振動信號數據點和故障記錄文本;
步驟2 對步驟(1)中得到的傳感器振動信號數據點使用小波包分解法進行預處理,將原始振動信號各頻段的能量值,提取參數特征作為模型輸入向量,同時將預處理后的數據進行非平衡處理,并分成訓練數據集和測試數據集,從訓練數據集中分別隨機抽取5組等量正常樣例與5組遞減的故障樣例合并形成不同訓練樣本,同時對所述的測試數據集進行標簽化處理;
步驟3 將步驟2中的訓練樣本輸入第一層受限玻爾茲曼機RBM,對深度信念網絡DBN中所有RBM進行由第1層到第n-1層的逐層貪婪學習,由ELM算法確定第n-1層到第n層以及第n層到輸出層的權重和偏置;
步驟4 將步驟2中的有標簽數據和步驟3中經過DBN訓練的無標簽數據作為輸入向量輸入到SVM分類器中;
步驟5 使用ELM算法對步驟3中DBN網絡的參數進行反向微調,DBN訓練結束,至此完成對傳感器振動信號數據點的處理過程,并得到相應的分類結果,形成數據子模型;
步驟6 對步驟1中的故障記錄文本進行預處理,包括分詞、去停用詞、中文提取操作,將所得故障詞項劃分為訓練數據集和測試集,將訓練數據集文本等分為5組,并對測試集文本進行標簽化處理;
步驟7 運用LDA主題模型對步驟6中的訓練數據集的故障詞項進行主題表達,將其表示為文檔-主題的形式;
步驟8 將步驟6中的有標簽故障文本和步驟7經過文本數據挖掘模型訓練的無標簽故障文本作為輸入向量輸入到SVM分類器中,至此完成對故障記錄文本的處理過程,并得到相應的分類結果,形成文本子模型;
步驟9 使用動態加權組合算法,為上述的數據子模型和文本子模型賦予權值,然后將數據子模型和文本子模型的SVM多分類投票結果通過所提動態加權組合公式相結合,得到最終的分類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動態加權的雙模型故障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ELM反向微調方式為:
1)令DBN網絡的第n個隱層節點個數為p,第n-1個隱層節點個數為m,則該DBN可以表示為:
DBN網絡的訓練目的是將輸出誤差最小化,可以表示為:
存在βi使得:
即為:
Hnβ=T
式中,Hn為DBN網絡的第n-1層到第n層的輸出;
2)輸出權值可解為:
式中,是Hn的Moore-Penrose廣義逆矩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動態加權的雙模型故障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9中動態加權組合算法為:
設y1為快收斂的DBN模型,y2為文本數據挖掘模型,yim為第i個模型中的第m個類別投票累計次數,h1,h2,...,hk為進行模型加權后相對應類別的加權投票累計數,Wi為模型i的權值;
模型的加權組合計算公式為:
式中,有:
在模型分類期間,需要根據子模型診斷結果隨時動態更新子模型權重,更新方式如下:
其中為第i個模型的方差:
式中為第i個模型的平均投票累計次數;
1)分別選取快收斂的DBN模型和文本數據挖掘模型中每個故障類別的投票數作為計算對象,通過公式計算模型權值W1和W2;
2)通過公式計算加權組合后的分類結果h1,h2,...,hk。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工業大學,未經河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5485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