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有分層過濾結構的雨水凈化生態樹池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54101.3 | 申請日: | 2018-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518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秀玉;胡玖坤;王淼;田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江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10 | 分類號: | E03F5/10;E03F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大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 地址: | 21001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水層 根系 排水管 分層過濾 生長方向 雨水凈化 障礙結構 過渡層 生態樹 穿孔 樹池 固體懸浮物 表面過濾 城市雨水 儲水設施 從上至下 分層布置 介質填料 凈化效果 樹木根部 脫氮除磷 主觀意愿 匯流 過濾層 滯留層 格柵 去除 人行道 過濾 淹沒 雨水 馬路 生長 | ||
一種帶有分層過濾結構的雨水凈化生態樹池系統,該系統位于表面過濾格柵的下方,包括分層布置的介質填料區域,其內設有能夠引導樹木根部生長方向的根部障礙結構;內部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滯留層、過濾層、過渡層和排水層,過渡層和排水層作為淹沒層,排水層的底部設有穿孔排水管,通過穿孔排水管連接至城市雨水匯流處或儲水設施。該系統具有以下優點:一方面,增強樹池系統對雨水的滯納、過濾、凈化效果,尤其增強系統去除固體懸浮物和脫氮除磷的效能;另一方面,通過在樹池內設置根部障礙結構,限制根系的生長,或者按照人為主觀意愿控制根系的生長方向,以避免發達根系對馬路以及人行道等設施的破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環境治理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不僅有蓄水作用,并且還可以進行雨水過濾凈化處理的樹池,是一種高效去除污染物的海綿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具體地說是一種帶有分層過濾結構的雨水凈化生態樹池系統。
背景技術
當在地面上栽種樹木時,應在樹木的周圍保留一塊沒有鋪裝的土地,通常把它叫樹池或樹穴,樹池根據不同場景,包括廣場景觀樹池、道路綠化帶樹池等。
傳統的樹池作為城市景觀美化用,多數不帶有雨水凈化處理功能,且部分通過高于地面的圍擋等邊界與雨水徑流隔絕,以防止水土溢流沖刷。而來自于綠地、道路、廣場等匯集的雨水,如果不進行處理而直接通過雨水快排管道排走,徑流中帶走的泥沙、垃圾、農藥、石油等有機物、重金屬、致病菌等會直接排入雨水管網,最終排入河道湖泊等自然水體,引起自然水體爆發藍藻甚至發展成難以恢復的黑臭水體。現有公布的帶有雨水收集處理功能的生態樹池,大多將景觀樹池改造為帶有淺層簡單過濾功能的土壤、陶粒和礫石分層結構,收集的雨水來自樹池表面積接收瞬間自然降雨,周邊區域匯集的雨水仍從周邊快排系統排走,雨水收集和凈化功能有限。同時,由于大部分樹池設置在馬路以及人行道旁,隨著樹木的生長,由于根系過于發達,容易對馬路以及人行道造成一定的破壞,維護成本高,需要有一定的設施來限制根系的過度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傳統樹池雨水處理能力不足,以及樹木根部過度生長對于周邊設施破壞的問題,提出一種帶有分層過濾結構的雨水凈化生態樹池系統;一方面,通過增強介質填料的功能設計,增強樹池系統對雨水的滯納、過濾、凈化效果,尤其增強系統對固體懸浮物和脫氮除磷的效能;而淹沒層的設置使樹根能夠持續發揮良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凈化雨水;改進后的系統能夠使雨水凈化后實現水回用或者達標排放至自然水體;另一方面,通過在樹池內設置根部障礙結構,限制根系的生長,或者按照人為主觀意愿控制根系的生長方向,以避免發達根系對馬路以及人行道等設施的破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有分層過濾結構的雨水凈化生態樹池系統,該系統位于過濾格柵的下方,包括分層布置的介質填料區域,填料區域內設有能夠引導樹木根部生長方向的根部障礙結構;前述填料區域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為:過濾層、過渡層和排水層,過濾層上方為用于存儲雨水的滯留層,前述過渡層和排水層作為淹沒層,排水層的底部設有穿孔排水管,穿孔排水管的末端設有出水口,通過出水口連接至城市雨水匯流處或儲水結構以做回收利用。
進一步地,樹池系統設置的表面過濾格柵,通過藝術化處理,可根據周邊景觀需求進行定制化設計,表面過濾格柵主要作用是可除去表面積較大的枯葉、垃圾等,并為樹池系統表面配套栽種功能性草木植物提供生長空間,增強系統去除能力。
進一步地,過濾層設置的根部障礙結構為嵌合拼接式的障礙立體格珊,包括至少一層網狀格柵,網狀格柵上設有立柱,當網狀格柵為多層時,相鄰層網狀格柵之間設有立柱,優選材質為PVC。
進一步地,立柱排布形成的通道與需要引導的樹木根系的尺寸、生長的方向相匹配。
進一步地,穿孔排水管的孔隙率需大于3%。
進一步地,樹池的池體側壁設置防水層,在滯留層上方的池體側壁上開設溢流口,所述的溢流口通過管路連接至市政雨水管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江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江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541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