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凍小麥的育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53013.1 | 申請日: | 2018-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062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甄士聰;趙永濤;張鋒;張中州;袁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漯河市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H1/02;A01H4/00;A01H1/08 |
| 代理公司: | 鄭州先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紅 |
| 地址: | 4623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麥 育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凍小麥的育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待篩選小麥在苗期搬至春化室,設定溫度,篩選出未受凍害損傷的小麥;(2)上述步驟(1)中未受凍害損傷的小麥繼續生長至第二年,小麥剛開始返青,幼苗還未出現新葉時進行第二次篩選,篩選過程和上述步驟(1)中相同,篩選出返青期未受凍害損傷的小麥;(3)將經過上述步驟(2)篩選的小麥與優良親本雜交,獲得F1代;(4)將F1代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產生單倍體植株,再經染色體加倍產生純合加倍單倍體群體F2;(5)將上述步驟(4)中得到的純合加倍單倍體群體F2經過上述步驟(1)、(2)篩選后得到抗凍小麥新品種。上述方法得到的小麥新品種具有抗凍能力,縮短了育種周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育種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抗凍小麥的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小麥一直是我國傳統的農作物種植品種之一,然而其產量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我國小麥種植以冬小麥為主,苗期低溫越冬,如果溫度過低則容易造成小麥生長受損,影響后續長勢,減低產量,現有小麥抗凍新品種的篩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田間鑒定;(2)實驗室生理生化指標測定鑒定;(3)借助遺傳和分子標記對小麥的抗凍性遺傳進行連鎖分析;(4)傳統低代到高代抗凍選擇育種。但是上述方法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如(1)田間鑒定周期長;(2)實驗室生理生化指標測定鑒定破壞小麥植株,測定樣本不可重復鑒定使用;(3)借助遺傳和分子標記對小麥的抗凍性遺傳進行連鎖分析費用高;(4)傳統低代到高代抗凍選擇育種周期長又容易丟失抗性品系等,因此,現有抗凍性鑒定普遍存在周期長,抗性鑒定不完善,費用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凍小麥的育種方法,具有成本低,育種周期短,篩選出的小麥新品種抗凍性穩定的特點。
本發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抗凍小麥的育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待篩選小麥在苗期搬至春化室,設定溫度,篩選出未受凍害損傷的小麥;
(2)上述步驟(1)中未受凍害損傷的小麥繼續生長至第二年,進行第二次篩選,篩選過程為將小麥搬至春化室,設定溫度,篩選出返青期未受凍害損傷的小麥;
(3)將經過上述步驟(2)篩選的小麥與優良親本雜交,獲得F1代;
(4)將F1代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產生單倍體植株,再經染色體加倍產生純合加倍單倍體群體(DH群體)F2;
(5)將上述步驟(4)中得到的純合加倍單倍體群體(DH群體)F2經過上述步驟(1)、(2)篩選后得到抗凍小麥新品種。
上述優良親本可以選擇具有抗病、抗倒伏、穗大等具有優良品質的小麥品種,也可根據育種需求進行選擇。
進一步地,上述步驟(1)和步驟(2)中春化室的溫度變化過程為:自0℃開始降溫,以每小時降溫2.5℃的速度進行降溫,至-10℃停止,在-10℃持續8小時。
進一步地,上述步驟(2)中篩選前的小麥在凍害來臨前搬至智能溫室,待凍害過后再移出智能溫室。保證小麥在進行第二次篩選前未受凍害的影響,保證篩選的準確性。
進一步地,上述步驟(3)中智能溫室的溫度為0~12℃。
進一步地,上述步驟(4)中花藥離體培養的過程為:
(1)選取單核中晚期花藥,經預處理及消毒,接種至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上;
(2)接種后將材料置于遮光條件下進行培養;
(3)當愈傷組織長到1-2mm時,將其轉移至分化培養基上誘導芽和根的分化;
(4)當花粉植株長到2-3片真葉時,將其轉入壯苗培養基,繼續培養,于秋季移栽室外,產生單倍體植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漯河市農業科學院,未經漯河市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530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天然富硒糯玉米的高產高效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春玉米適雨晚播豐產栽培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