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杏鮑菇菌糠為主要原料制備雙孢菇栽培基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51862.3 | 申請日: | 2018-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36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20 | 分類號: | A01G18/20;A01G18/00 |
| 代理公司: | 南寧市來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 地址: | 530306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杏鮑菇菌糠 主要原料 制備 雙孢菇 栽培 方法 | ||
1.一種以杏鮑菇菌糠為主要原料制備雙孢菇栽培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步驟為:
(1)按重量份取杏鮑菇菌糠40~60份、牛圈墊料20~40份、涼粉草渣15~25份、石灰石粉5~15份、蛭石粉5~10份、廢糖蜜3~8份、EM菌1~2份;杏鮑菇菌糠是出菇后的菌渣經過脫袋粉碎后曬干或烘干,含水量為11~13%,干燥后裝袋放于通風處保存備用,使用前務必保持菌渣始終處于干燥狀態;所述的石灰石粉和蛭石粉是分別用石灰石和蛭石粉碎后過80目以上篩網得到的碎粉;牛圈墊料是從牛圈中更換得到的廢墊料;牛圈的墊料的制備過程為:1)按重量份取木糠35~50份、稻殼25~45份、甘蔗渣10~25份、蔗髓5~15份、發酵料5~15份、草料廢渣3~10份、牛尿3~8份、牛糞干渣2~3份;所述的草料廢渣是牛吃草料剩下的殘渣,并將甘蔗渣和草料廢渣粉碎成粒度大小小于1厘米,備用;所述的發酵料是利用培養基加菌種、從牛反芻胃中取出的胃渣及胃液、牛尿和牛糞干渣培養得到的發酵料;所述的培養基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木糠15~20份、稻殼10~15份、桉樹枝葉碎粒5~10份、蔗髓5~15份、硫酸亞鐵1~3份、尿素2~5份;桉樹枝葉碎粒是利用桉樹枝葉粉碎成粒度大小小于0.5厘米;所述的菌種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酵母菌2份、枯草芽孢桿菌1份、纖維素酶1份、EM菌1份、沼澤紅假單胞菌0.5份、產朊假絲酵母0.5份、植物乳桿菌0.1份;所述的發酵料的培養過程是將培養基、菌種、牛尿和牛糞干渣混合均勻,培養基、菌種、牛尿和牛糞干渣的重量比為100:(1~3):30:20,靜置培養一個星期后,加入從牛反芻胃中取出的胃渣及胃液混合均勻,靜置3~4天后,即得;從牛反芻胃中取出的胃渣及胃液與培養基的重量比為(3~4):100;2)將木糠、稻殼、甘蔗渣、蔗髓、發酵料和牛糞干渣混合均勻后,加入一半量的牛尿混合均勻,靜置發酵3~5天,得到發酵物;3)在發酵物中加入草料廢渣混合均勻,再加入另一半量的牛尿混合均勻,靜置發酵3天后,至發酵物干爽即得;養牛過程中出現木糠板結時,用旋耕機或工具耙松散;當墊料濕度過大出現異味時,用發酵物撒在墊料上,每平方面積的墊料加1~2公斤;
(2)將牛圈墊料、涼粉草渣、石灰石粉、蛭石粉和EM菌混合均勻得到預混料;
(3)將預混料放入隧道發酵窯中發酵10~15天后,再加入杏鮑菇菌糠、廢糖蜜和EM菌混合均勻,發酵3~5天,發酵溫度控制在28℃~30℃;
(4)將發酵后的預混料經過巴氏消毒10~15小時后,得到栽培基;消毒溫度為60℃~65℃;需冷卻至25℃以下才能植入雙孢菇種;植入雙孢菇種15天后需在栽培料上表面蓋4-5cm的濕潤泥土;濕潤泥土是利用塘泥、黃泥土和草碳土打碎混合后,加入清水至充分濕潤即得,塘泥、黃泥土和草碳土的重量比為:3:2:(0.1-0.5);從接種到采收只需要30天,可采菇26天,每平方出菇量可穩定在23.5千克以上,雙孢菇肉質豐厚,味道鮮美,不易黑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5186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