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存儲裝置及其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48465.0 | 申請日: | 2018-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650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吳雯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雯雯 |
| 主分類號: | G06F13/16 | 分類號: | G06F1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嘉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存儲裝置 級聯 存儲管理單元 標準接口 存儲單元 總線 總線發送數據 存儲容量 存儲數據 電路實現 總線接入 復雜度 主設備 前級 存儲 分配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存儲裝置及其機構,至少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存儲管理單元以及至少一個存儲單元,其中,所述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數據;所述第一接口用于通過總線接入前級主設備或存儲裝置,所述第二接口用于通過總線級聯后級存儲裝置,所述存儲管理單元與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連接,用于執行總線上分配給本存儲裝置的存儲任務或者通過總線發送數據。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通過標準接口級聯,理論上能夠無限擴展存儲容量以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同時采用標準接口級聯也進一步降低了電路實現的復雜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存儲裝置及其機構。
背景技術
存儲裝置作為目前常用的數據存儲設備,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存儲容量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現有技術中存儲設備通常被封裝為SSD、MMC卡、SD卡、eMMC芯片、Flash芯片等形態,比如現有技術SSD或MMC/SD卡一般采用控制器+固態存儲介質NAND Flash的架構,但由于NAND Flash自身的物理特性,直接架構大容量存儲時導致Flash控制器芯片面積增加,大大增加了控制器實現的技術難度和硬件成本。
另一方面隨著存儲卡技術的不斷成熟,SD卡、MMC卡或eMMC芯片等存儲卡都已廣泛應用于各種存儲設備,尤其隨著eMMC芯片在手機中的廣泛應用,eMMC芯片的價格迅速下降,導致采用存儲卡的架構固態硬盤比直接采用NAND Flash在成本上差不多甚至更具優勢;基于上述,為了提高單位體積的存儲容量,現有技術提出了采用控制器+多塊存儲卡(芯片)的架構,在實現大容量時,存儲卡能夠通過多級級聯進行擴容,具有電路簡單、接口總數少等優點,從而有利于硬盤控制器的集成度和ASIC化。
但是,現有技術存儲卡均是作為終端的存儲節點,通過設置存儲通道實現總線級聯時,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路結構復雜度。
故,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實有必要提出一種技術方案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存儲裝置,能夠通過標準接口級聯多個存儲裝置,理論上能夠無限擴展存儲容量以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同時采用標準接口級聯也進一步降低了電路實現的復雜度。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存儲裝置,至少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存儲管理單元以及至少一個存儲單元,其中,所述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數據;所述第一接口用于通過總線接入前級主設備或存儲裝置,所述第二接口用于通過總線級聯后級存儲裝置,所述存儲管理單元與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連接,用于執行總線上分配給本存儲裝置的存儲任務或者通過總線發送數據。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發送數據時,所述存儲裝置主動發送指令搶占總線控制權并通過指令實現片選。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接收數據時,所述存儲裝置監聽總線信號并判斷是否為本存儲裝置或其級聯鏈路節點的存儲任務。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存儲裝置具有唯一標識ID,所述總線上傳輸的信號至少包括命令信息和數據信息,所述命令信息至少包括ID信息;
所述存儲管理單元設置第一判斷單元,所述第一判斷單元用于將前級總線上獲取ID信息與本存儲裝置的ID相匹配并以此判斷是否為本存儲裝置的存儲任務,且在ID不匹配的情況下所述存儲管理單元將接收的數據信息通過第二接口發送到后級總線上或者不接收該數據信息;
所述存儲管理單元設置第二判斷單元,所述第二判斷單元用于將后級總線上獲取ID信息與本存儲裝置的ID相匹配并以此判斷是否為本存儲裝置的存儲任務,且在ID不匹配的情況下所述存儲管理單元將接收的數據信息通過第一接口發送到前級總線上或者不接收該數據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雯雯,未經吳雯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484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