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合式智能污水處理設備及其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38030.8 | 申請日: | 2018-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114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俞怡蒙;俞善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俞怡蒙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淀池 初淀池 厭氧池 催化吸附 好氧池 混凝池 清水池 絮凝池 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收集池 地下污水 收集池 組合式 明渠 單獨更換 底部連接 企業環保 組成部件 智能 設備間 地下 排放 可選 標準化 貫通 融合 靈活 環節 | ||
1.一種組合式智能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污水收集池、混凝池、絮凝池、初淀池、厭氧池、好氧池、催化吸附池、沉淀池、清水池、排放明渠、地下污泥收集池,所述地下污水收集池連接混凝池、混凝池連接絮凝池,絮凝池連接初淀池,初淀池連接厭氧池,厭氧池連接好氧池,好氧池連接催化吸附池,催化吸附池連接沉淀池,沉淀池連接清水池,清水池連接排放明渠;所述初淀池、厭氧池、沉淀池底部連接地下污泥收集池。
2.一種組合式智能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污水收集池、混凝池、絮凝池、初淀池、厭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清水池、排放明渠、地下污泥收集池,所述地下污水收集池連接混凝池、混凝池連接絮凝池,絮凝池連接初淀池,初淀池連接厭氧池,厭氧池連接第一好氧池,第一好氧池連接第二好氧池;
所述第二好氧池連接有反沖過濾膜池,反沖過濾膜池再連接至清水池,或者第二好氧池連接有催化吸附池,催化吸附池再連接有沉淀池,沉淀池再連接至清水池;
所述清水池連接排放明渠;所述初淀池、厭氧池、沉淀池底部連接地下污泥收集池。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智能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式智能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壓泥機,所述地下污泥收集池通過輸送機連接至壓泥機的投料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智能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連接消毒池,通過二氧化氯消毒再利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智能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污水收集池連接有泥水回流渠,泥水回流渠延伸至壓泥機處。
6.一種組合式智能污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用抽水泵將污水送至混凝池,同時,PAM藥水也按調試好的劑量投入混凝池并攪拌;
(2)混凝池水經處理后自流至絮凝池,同時,PAC藥水按調試好的劑量投入絮凝池攪拌;
(3)絮凝池處理好的水自流至初沉池進行物理沉淀,清水自流至厭氧池;
(4)經厭氧池水解酸化,再自流至第一好氧池生化處理,并繼續自流至第二好氧池生化處理;
(5)經第二好氧池生化處理后的水再自流至反沖過濾膜(MBR)池過濾處理,再流入沉淀池,或者自流至催化吸附池進行處理,再流入沉淀池;
(6)沉淀分離好的清水進入清水池,再流入排水明渠達標排放;
(7)如步驟(6)所得清水欲再利用,則流入消毒池進行消毒后二次使用;
(8)初淀池、沉淀池和厭氧池池底的污泥定期放入污泥池,再定期用壓泥機處理,廢泥必須由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俞怡蒙,未經俞怡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3803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城鎮污水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