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HRTF中垂面方位增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34254.1 | 申請日: | 2018-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054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4 |
| 發明(設計)人: | 曾向陽;路東東;黃婉秋;王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S1/00 | 分類號: | H04S1/00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鳳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正前方 中垂面 應用 合成 定位效果 聽覺感知 信號方位 信號頻譜 音頻信號 插值法 方位角 卷積 頻譜 人耳 聲源 混淆 鄰近 改造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HRTF中垂面方位增強方法,涉及聲源領域,本發明在知曉正前方或正后方方位與最鄰近方位角的ITD后,應用插值法獲得頭部與正前方或正后方偏差為1°時的ITD,應用該ITD對原始HRTF進行改造,獲得新的HRTF,本發明合成的HRTF在頻譜上與原始HRTF沒有差異,但應用該HRTF可使得聽者對方位定位效果有所增強。本發明在不改變原有信號頻譜的基礎上,對易混淆的方位的ITD進行補償,應用該補償獲得的HRTF與干音頻信號進行卷積,合成的信號方位感良好,能有效提升人耳前后方位聽覺感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聲源領域,尤其是一種HRTF的方位增強方法。
背景技術
早期的研究認為聽覺定位最重要的依據是兩耳之間聲音信號的差異,這也是雙工理論的基本思想。如果聲源到雙耳的距離不同,從聲源發出的直達聲波到達雙耳時,一般有一個先后的順序。例如聲源離頭部的右側比較近時,直達聲波會先傳到右耳,然后經過頭部的繞射到達左耳。這個過程會形成聲波到達雙耳的微小時間差異,稱為耳間時間差(ITD),同時由于頭部的阻隔使得聲波傳遞到左耳時發生衰減,強度減弱,與聲源距離近1的耳朵聽到的聲音強度要比距離遠的耳朵聽到的大,形成耳間強度差(I0LD)。一般ITD和ILD也被稱作為雙耳特征。
在中垂面上,聲源到達雙耳的時間差ITD及雙耳聲級差均相同,此時,應用雙工理論進行定位的方法不再可行。文獻“Improvement of front-back sound localizationcharacteristics in headphone-based 3D sound generation.In the 7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05,ICACT2005.”提供了一種對前、后方位進行增強的方法來實現前后方的定位,該方法應用譜差法來實現前后定位。然而該方法改變了原始HRTF信號的頻譜。通過分析HRTF與生理參數的相關性可知,影響(0°,0°)處HRTF的生理參數與影響(180°,0°)的生理參數不同,分析應用譜減法進行的方位增強與生理參數的相關性可知,與未經過方位增強的HRTF相比,應用該方法后的HRTF的相關的生理參數發生了改變。這與實際的情形不一致。從聽覺感知上該方法是可行的,但從物理意義上來講,該方法無法解釋清楚。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主要通過一種新的方法來實現方位增強。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應用10%上升沿法分別獲得需要增強的方位角(θ0,φ))以及與其同俯仰角下相鄰方位角(θ1,φ)的ITD;其中,(θ0,φ)表示俯仰角為φ方位角為θ0時需要增強的方位,(θ1,φ)表示俯仰角為φ時與方位角θ0最相鄰的測試數據庫中的方位角θ1的方位,從而得到:
ITDlead(θ,φ)=tL,η-tR,η (1)
其中,ITDlead(θ,φ)表示方位角(θ,φ)處的雙耳時間差;tL,η,tR,η分別表示左、右耳的HRIR第一次超過HRIR最大幅值百分比η的起始時間;
步驟二:通過插值方法獲得在方位角為與需要增強的方位角1°偏差下的ITD:
其中,為需要增強的方位(θ0,φ)的ITD;為與增強方位最鄰近的方位(θ1,φ)的ITD;表示方位角為θ0+1,俯仰角為φ處的雙耳時間差,θ0+1表示比方位角θ0大1°的方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342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