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車輛道路導航環境模型的仿真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31430.6 | 申請日: | 2018-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598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胡宇輝;唐波;楊森;王羽純;呂超;龔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北理慧動(常熟)車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龐許倩;馬東偉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車輛 道路 導航 環境 模型 仿真 建模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車輛道路導航環境模型的仿真建模方法,包括:建立智能車輛道路導航仿真環境;在仿真環境中設置虛擬車載雷達,紅綠燈,包括坡道、彎道和限速點在內的路況;根據所制定的場景控制策略,建立智能車輛道路導航環境的仿真模型。本發明將智能車輛多源信息統一構建在一個仿真環境模型中,降低了建立駕駛環境模型的工作量和成本,且仿真真實性高,可以輕松建立起大規模和復雜的道路交通環境的模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車輛道路導航環境模型的仿真建模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駕駛模擬器是一種安全高效的模擬工具,主要用于汽車新技術的實驗開發以及交通安全研究。道路交通環境給駕駛員提供一個虛擬的駕駛環境,結合駕駛設備產生一種實車駕駛的感覺,是駕駛模擬實驗中的關鍵。現有的建模方法主要通過專業的三維建模軟件構建大量場景元素的,再利用專業的控制策略軟件編寫控制模型,這種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成本高,真實性差,不適合構建大規模道路交通環境的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的分析,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智能車輛道路導航環境模型的仿真建模方法,將包括常規數字地圖信息、網聯路基信息、車載實時檢測信息,統一到智能車輛道路導航環境模型中,模擬智能車輛在行駛環境中的狀態,建立用于測試智能駕駛技術的仿真模型。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智能車輛道路導航環境模型的仿真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建立智能車輛道路導航仿真環境;
在仿真環境中設置虛擬車載雷達,紅綠燈,包括坡道、彎道和限速點在內的路況;
根據所制定的場景控制策略,建立智能車輛道路導航環境的仿真模型。
進一步地,采用Prescan構建與真實環境相似的1:1智能車輛道路導航仿真環境;所述仿真環景包括道路元素和交通元素;
所述道路元素包括直道、十字路口、彎道、坡道、行道樹和城市房屋環境;
所述交通元素包括前車、紅綠燈、人行道和交通標志。
進一步地,所述虛擬車載雷達輸出的連續數據產生方法包括:
1)以Prescan軟件生成虛擬雷達脈沖序列;
2)從所述雷達脈沖序列中依次取n個雷達脈沖,順序輸入n個串聯的memory模塊中;
3)按順序判斷n個串聯的memory模塊中數據是否為零?否,則將memory模塊中數據輸出,并延時到下一數據輸出之前;是,則進入4);
4)判斷該為零數據之前的數據是否都為零?否,則輸出該為零數據之前的第一個不為零數據,并延時到下一數據輸出之前;是,則不進行輸出;
持續對memory模塊中數據進行是否為零判斷,如果判斷到memory模塊中數據都為零,則認為無雷達數據。
進一步地,所述紅綠燈的識別方法包括:
在仿真車上放置一個信號接收器,在每個紅綠燈位置處上放置一個信號發射器;
設置信號發射器的發射范圍和信號接收器的接收范圍,使仿真車通過Prescan內部信息傳輸通道,在信號接收器的接收范圍內接收到信號發射器發射的信號;
通過預設的觸發條件,控制紅綠燈計時模塊觸發紅綠燈計時和進行顯示狀態轉換;
所述紅綠燈計時模塊包括脈沖模塊和累加器,所述累加器在具有觸發信號時,對脈沖模塊輸出的脈沖進行累加計數,根據預設的計數值,控制紅綠燈的顯示狀態轉換。
進一步地,所述包括坡道、彎道和限速點在內的路況的識別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北理慧動(常熟)車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北理慧動(常熟)車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314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