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種植兩季玉米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30323.1 | 申請日: | 2018-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9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朝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朝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G22/15 |
| 代理公司: | 遵義浩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李明 |
| 地址: | 564506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玉米 種植 采收 小白菜 玉米苗 青菜 移栽 保水性能 生長周期 玉米顆粒 玉米品種 玉米種子 傳統的 易加工 甘蘭 挖孔 套種 白菜 地膜 整地 土地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種植兩季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擇顆粒飽滿、光亮、硬度好的傳統自留玉米品種;整地;清明節前后3?5天,在地膜上挖孔,然后種植第一季玉米苗;六月初到六月中期,移栽第二季玉米苗;在第一季種植完后,在行間距內種植小白菜或者青菜;在收完第一季玉米后,在行間距內種植白菜或者甘蘭;采收。本發明采用傳統的玉米種子,使種植出的玉米顆粒飽滿,易加工,且合理種植,在玉米地套種小白菜、青菜等,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土地的保水性能,本發明嚴格地控制移栽時間和采收時間,特別是第一季玉米的采收時間,不僅提高了第一季玉米的產量,而且不影響第二季玉米的生長周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種植兩季玉米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農業大國,耕地面積占世界的第四位,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較少,在世界已排在126位之后了,所以,合理利用耕地,是發展農業的有效手段。而玉米由于產量高,品質好,適應性強,所以在農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地區性陽光、氣溫季節的影響,玉米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續著一年收獲一季的傳統,這不僅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而且糧食產量低。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種植兩季玉米的方法,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增加玉米的畝產量。
一種種植兩季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顆粒飽滿、光亮、硬度好的傳統自留玉米品種;
(2)整地:土地深翻25-35cm,并施入腐熟農家肥對土地進行改良,然后1.5m開廂,在廂上開1-3溝,并于溝內施入泥肥混合物至平整,然后覆蓋地膜;
(3)移栽:清明節前后3-5天,在地膜上挖孔,然后種植第一季玉米苗;六月初到六月中期,移栽第二季玉米苗;
(4)套種:在第一季種植完后,在行間距內種植小白菜或者青菜;在收完第一季玉米后,在行間距內種植白菜或者甘蘭;
(5)采收:在第一季玉米出天花之前及時采收小白菜或青菜;七月底至八月初,當第一季玉米可以脫粒,即可采收第一季玉米;十月份左右,當第二季玉米完全成熟,即可采收。
進一步的,所述腐熟農家肥為豬糞、牛糞、羊糞、雞糞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的,所述玉米播種的株距為40-50cm。
本發明種植兩季玉米的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發明采用傳統的玉米種子,使種植出的玉米顆粒飽滿,易加工;2.本發明合理種植,在玉米地套種小白菜、青菜等,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土地的保水性能;3.本發明嚴格地控制移栽時間和采收時間,特別是第一季玉米的采收時間,不僅提高了第一季玉米的產量,而且不影響第二季玉米的生長周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施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一種種植兩季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顆粒飽滿、光亮、硬度好的傳統自留玉米品種;
(2)整地:土地深翻25-35cm,并施入腐熟農家肥對土地進行改良,所用的腐熟農家肥為豬糞、牛糞、羊糞、雞糞中的一種或幾種;然后1.5m開廂,在廂上開1-3溝,并于溝內施入泥肥混合物至平整,然后覆蓋地膜;
(3)移栽:清明節前后3-5天,在地膜上挖孔,然后種植第一季玉米苗,株距為40-50cm;六月初到六月中期,移栽第二季玉米苗;
(4)套種:在第一季種植完后,在行間距內種植小白菜或者青菜;在收完第一季玉米后,在行間距內種植白菜或者甘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朝學,未經王朝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303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夏玉米種肥同播高產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水稻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