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防太子參葉斑病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29266.5 | 申請日: | 201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99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蔣飛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桃鑫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65/12 | 分類號: | A01N65/12;A01N59/08;A01P3/00;A01G22/25;A01G7/06 |
| 代理公司: | 貴陽睿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54199 貴州省銅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子參 預防 病原菌 葉斑病 農藥領域 有效控制 有效抑制 害蟲 滅殺 發病率 配制 噴灑 生長 傷害 安全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農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太子參葉斑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滲透調節(2)預防液配制(3)預防液噴灑;通過本發明的預防方法,有效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長,在預防過程中,本發明預防液不會對太子參本身造成傷害,同時,又最大限度的對太子參葉斑病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對太子參葉斑病的發病率有效控制在2.2%左右,預防效果顯著,有效的遏制和滅殺了病原菌,降低了病原菌以及其它害蟲對太子參的侵害,有效避免病原菌的滋生,保證了太子參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太子參葉斑病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體潤性和、補氣生津;太子參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癥。本品始載于《本草從新》。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塊根。主產于江蘇、安徽、山東等省。分太子參和太子參須兩種:太子參呈細紡錘形或細長條形,稍彎曲,長2至10厘米,直徑0.2至0.6厘米,頂端有莖痕,下部漸細呈尾狀。表面黃白色,較光滑,微有皺紋,凹陷處有須根痕,質硬而脆,斷面平坦淡黃白色,角質樣,曬干者類白色,有粉性。氣微,味微甘。以條粗肥潤,有粉性、黃白色,無須根者為佳。
太子參具有極高的藥用功效,1、太子參治病后氣血虧虛,神疲乏力:2、太子參治病后虛熱。3、太子參治脾虛便溏,飲食減少;4、太子參治盜汗(睡覺汗出,醒后汗止):5、太子參治糖尿病;6、太子參治神經衰弱(神經癥)、失眠。太子參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太子參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太子參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太子參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氣,養胃陰。太子參常配山藥、石斛等同用。
鑒于太子參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因此具有極高的可種植性,因此在我國各省均有種植,太子參種植最重要是病害預防,太子參種植中易出現多種病害,如葉斑病是太子參的主要病害,病菌菌體短桿狀,可鏈生,大小為0.7~0.9微米×1.4~2.0微米,極生1~5根鞭毛,有莢膜,無芽孢。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性。在肉汁胨瓊脂培養基上菌落白色,近圓形,扁平,中央稍凸起,不透明,有同心環紋,邊緣一圈薄而透明,菌落邊緣有放射狀細毛狀物。葉斑病菌在病殘體或隨之到地表層越冬,翌年發病期隨風、雨傳播侵染寄主。雞冠花褐斑病夏秋(8-9月)病重,魚尾葵葉斑病夏季高溫病重,君子蘭葉斑病春、秋發生,但溫室中四季均可發生。連作、過度密植、通風不良、濕度過大均有利于發病。
可見,葉斑病對太子參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嚴重降低了太子參的產量、品質,太子參難以滿足目前市場的巨大需求,因此,如何對太子參葉斑病的預防方法進行有效改善是目前研究的重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預防太子參葉斑病的方法。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預防太子參葉斑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滲透調節:噴灑預防液前一周,對太子參苗噴灑鹽水,畝噴施量為30-40kg;
(2)預防液配制:是將野菊花、半邊蓮、石榴皮混合制備成汁液;
(3)預防液噴灑:在九月上旬至三月下旬的生長期內,每隔半個月對太子參地噴施一次預防液,畝噴施量為45-65kg。
所述的鹽水,其濃度為0.012-0.022%。
所述的預防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野菊花8-12、半邊蓮3-6、石榴皮15-205。
所述的預防液,是將野菊花、半邊蓮、石榴皮混合后,搗碎至汁液溢出,加入混合物質量的5倍量的乙醇,靜置20-30min,回收乙醇后過濾,得藥液和濾渣,將濾渣加水混合后,超聲處理,大火熬煮30-40min,過濾,將濾液濃縮至體積1/3后與藥液混合,調節混合液pH后裝瓶,靜置3d以上即可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桃鑫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松桃鑫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292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