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設計信息的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26600.1 | 申請日: | 201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33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辛楠;劉習義;張林林;劉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吳思高 |
| 地址: | 44300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纜 電纜 電站 路由 三維展示 設計信息 構建 電纜敷設 電纜橋架 電氣設備 建筑結構 路由信息 三維方式 三維模型 外觀模型 輸出 展示 管理 建設 | ||
一種基于設計信息的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方法,包括:電站建筑結構三維模型的搭建;電站電氣設備外觀模型的構建;電站光纜或電纜橋架模型的構建;將構建的模型與搭建的模型相組合,形成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平臺;將光纜或電纜路由設計信息導入形成的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平臺,得到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結果并輸出。本發明一種基于設計信息的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方法,通過將電站內光纜或電纜路由以三維方式進行展示,可以克服以上限制,使得建設階段的光纜或電纜敷設工作準確進行,運行期間能夠對光纜或電纜路由信息準確管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站光纜或電纜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設計信息的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方法。
背景技術
光纜或電纜是電站內部用來傳遞能量與信息的通道,隨著發電廠的規模不斷增大、其內部的建筑復雜度增加、使得光纜或電纜的敷設以及后期的管理難度加大,而光纜或電纜敷設期間的路由要盡量準確、電站運行期間要能夠準確管理光纜或電纜路由的位置,才能保證電站安全穩定運行。
現有的電站以二維圖紙或文字描述的方式進行管理對光纜或電纜進行管理,但光纜或電纜的走向是立體過程,機房、強弱電槽盒、廠房內、豎井、地下電站廊道中的光纜或電纜走向十分復雜,靠現有的管理方式難以進行準確描述,往往只能依賴具有一定實踐經驗或經歷的工程維護人員充任“活地圖”。
目前光纜或電纜路由信息僅能通過二維圖紙或文字方式進行描述,在電站建設期間的光纜或電纜敷設階段,業主需求與施工單位理解之間存在偏差;在電站運行期間,光纜或電纜路由信息無法準確管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突破現有光纜或電纜路由管理方法的限制,而提供一種基于設計信息的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方法,使得建設階段的光纜或電纜敷設工作準確進行,提高施工準確性,運行期間能夠對光纜或電纜路由信息準確管理,提高運行維護能力。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設計信息的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電站建筑結構設計信息,搭建電站建筑結構三維模型;
2):根據電站電氣設備設計信息,構建電站電氣設備外觀模型;
3):根據電站光纜或電纜橋架設計信息,構建電站光纜或電纜橋架模型;
4):將步驟2)構建的電站電氣設備外觀模型、步驟3)構建的電站光纜或電纜橋架模型與步驟1)搭建的電站建筑結構三維模型進行組合,形成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平臺;
5):將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設計信息導入步驟4)形成的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平臺,得到電站光纜或電纜路由三維展示結果并輸出。
其中電站建筑結構設計信息,指電站所有的土建結構的設計信息,包括電站的動力部分、發電部分、變電部分、電力外送部分以及控制部分建筑的外形尺寸以及內部結構尺寸,內部結構包括廠房、機坑、廊道、豎井、機房及其他電廠內部建筑結構,即電站在土建結束、機電安裝之前的時間段完成的建設內容,都屬于電站的建筑結構。
所述電站建筑結構設計信息承載形式包括二維圖紙、文字或表格描述及其他可承載電站建筑結構設計信息的形式。由于二維圖紙無法準確表述電站建筑結構設計信息,因此需要其他補充。
所述電站建筑結構三維模型的搭建為采用三維建模工具根據電站建筑結構設計信息進行三維建模,形成電站建筑結構的三維模型。三維建模工具一般為可視化建模工具,但可視情況使用其他類型的建模工具。建模期間為了優化可視化效果,可以對模型進行渲染。其有益效果:是使用三維模型準確地對電站建筑進行建模,為后續光纜或電纜路由的準確描述提供了基礎環境。
所述電站電氣設備設計信息,包括設備的外形尺寸以及安裝位置、設備的電接口與光接口排布位置及外形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266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