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模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26232.0 | 申請日: | 201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625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尤嵐;奚增祥;盧曉祥;許益鴻;黃繼會;張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排水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02 | 分類號: | C02F3/02;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多模式 工藝模式 污水處理池體 污水處理技術 穿孔排泥管 穿孔曝氣管 電動攪拌機 水質 城鎮污水 電動閘門 工作模塊 收集區域 手動閘門 倒置 風機組 進水 泥斗 污水處理 協調 | ||
1.一種多模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處理池體(1)、手動閘門(3)、電動閘門(4)、穿孔配水板(5)、導流板(6)、出水堰(7)、微孔曝氣器(8)、風機組(10)、電動攪拌機(11)、泥斗(12)、穿孔排泥管(13)、污泥回流泵(20)和排泥泵(22);所述污水處理池體(1)內部通過隔板分為A區、B區、C區、D區、E區、F區、G區、H區和I區;在A區與B區之間、B區與C區之間、C區與D區之間、E區與F區之間、E區與H區之間的隔板上均設置有過流孔(2),在F區與G區之間、H區與I區之間的隔板為可拆卸隔板,可拆卸隔板上均設置有過流孔(2);在A區與G區之間、A區與I區之間的隔板上均設置有手動閘門(3),在B區與F區之間、B區與I區之間、D區與E區之間的隔板上均設置有電動閘門(4);所述I區內設置有可拆卸的導流板(6),導流板(6)的一端設置有可拆卸的穿孔配水板(5),導流板(6)的另一端上方設置有出水堰(7);所述E區、F區、G區、H區和I區水下均設置有微孔曝氣器(8),微孔曝氣器(8)通過空氣管(9)與風機組(10)相連接;所述A區、B區、C區、D區和G區內均設置有電動攪拌機(11);所述F區、G區和I區底部均設置有若干個泥斗(12),每個泥斗(12)的底部均設置有穿孔排泥管(13), 穿孔排泥管(13)通過排泥管(21)與排泥泵(22)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G區內設置有旋轉潷水器(26),旋轉潷水器(26)通過出水管(28)與市政污水管網(29)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區、F區、G區、H區和I區內微孔曝氣器(8)的進氣端均設置有電動蝶閥(2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區、B區和D區內均設置有進水口(14),每個進水口(14)均通過污水進水管(15)與進水泵(16)的出水端相連接,進水泵(16)的進水端與污水池(17)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區、B區和D區內均設置有污泥回流出水口(18),每個污泥回流出水口(18)均通過污泥回流管(19)與污泥回流泵(20)的出水端相連接,污泥回流泵(20)的進水端通過污泥回流管(19)與B區、I區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區、C區、D區和E區均設置有混合液回流出水口(23),每個混合液回流出水口(23)均通過硝化液回流管(24)與混合液回流泵(25)的出水端相連接,混合液回流泵(25)的出水端與D區、H區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處理池體(1)采用碳鋼板材料制成,碳鋼板的厚度為8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排水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排水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2623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