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視頻監控的人臉的識別算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25830.6 | 申請日: | 201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45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沈全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恩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H04N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臉 視頻監控 算法 特征向量提取單元 人臉特征向量 降維處理 視頻圖像采集單元 采集 圖像 人臉識別系統 視頻監控技術 視頻圖像傳送 特征提取模塊 監控攝像頭 處理單元 監控畫面 人臉識別 識別系統 視頻圖像 特征幾何 度計算 人流量 識別率 降維 向量 視頻 拍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視頻監控的人臉的識別算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S1、首先通過視頻圖像采集單元對監控攝像頭拍攝視頻中的圖像進行采集,并對采集的圖像進行降維處理,然后將降維之后的視頻圖像傳送至特征向量提取單元內,S2、特征向量提取單元內的N個特征提取模塊可對S1中降維處理后視頻圖像中的人臉特征向量進行提取,涉及視頻監控技術領域。該基于視頻監控的人臉的識別算法,可大大提高人臉識別系統識別率,避免了對于一些人流量較多的地點,一個監控畫面內同時出現許多人臉對應的特征幾何向量存在識別系統卡頓或者人臉識別準確性降低的情況發生,實現了通過一個人臉特征向量對應一個相識度計算處理單元進行計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視頻監控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視頻監控的人臉的識別算法。
背景技術
視頻監控是安全防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監控系統包括前端攝像機、傳輸線纜和視頻監控平臺,攝像機可分為網絡數字攝像機和模擬攝像機,可作為前端視頻圖像信號的采集,視頻監控以其直觀、準確、及時和信息內容豐富而廣泛應用于許多場合,如今的監控系統可以使用智能手機擔當,同時對圖像進行自動識別、存儲和自動報警,視頻數據通過3G/4G/WIFI傳回控制主機,主機可對圖像進行實時觀看、錄入、回放、調出及儲存等操作,從而實現移動互聯的視頻監控,視頻監控可分為網絡數字視頻監控系統和模擬信號視頻監控,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輸入圖像,對于圖像的每一個位置,根據訓練結果選取并計算該位置的圖像面部特征,并判斷該位置的圖像是否是人臉,直到原始圖像縮放到人臉檢測設定的人臉大小的上下限為止。
目前在對視頻監控內的人臉進行識別的過程中,大多是直接將同時提取的視頻中的人臉特制向量通過一個處理器內進行相識度計算,然而,這樣的人臉識別系統識別率較低,尤其對于一些人流量較多的地點,一個監控畫面內同時出現許多人臉對應的特征幾何向量,此時若都通過一個處理器對每個特征向量進行計算的話,會存在識別系統卡頓或者人臉識別準確性降低的問題,不能實現通過一個人臉特征向量對應一個相識度計算處理單元進行計算,無法達到既快速有準確的識別出監控視頻中多個人臉特征的目的,從而給治安監管部門的視頻監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視頻監控的人臉的識別算法,解決了現有的人臉識別系統識別率較低,會存在識別系統卡頓或者人臉識別準確性降低的問題,不能實現通過一個人臉特征向量對應一個相識度計算處理單元進行計算,無法達到既快速有準確的識別出監控視頻中多個人臉特征目的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基于視頻監控的人臉的識別算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首先通過視頻圖像采集單元對監控攝像頭拍攝視頻中的圖像進行采集,并對采集的圖像進行降維處理,然后將降維之后的視頻圖像傳送至特征向量提取單元內;
S2、特征向量提取單元內的N個特征提取模塊可對S1中降維處理后視頻圖像中的人臉特征向量進行提取,用于通過每種人臉識別算法對待識別人臉圖像及樣本人臉圖像進行特征提取,分別得到每種人臉識別算法對應的待識別人臉圖像的特征向量及樣本人臉圖像的特征向量,并將提取出的特征向量傳送至相識度計算單元內,此時視頻處理模塊可控制相識度計算單元進行人臉相識度計算工作;
S3、然后相識度計算單元內的N個計算模塊可對S2中提取的相應特征向量進行相識度計算,可根據S2中提取的每種人臉識別算法提取的待識別人臉圖像的特征向量及樣本人臉圖像的特征向量,分別計算得到每種人臉識別算法的對比相似度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恩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武漢恩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258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錯題管理方法
- 下一篇:車輛屬性識別方法、裝置、服務器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