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手機外殼石墨烯/聚碳酸酯復合塑料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10347.0 | 申請日: | 2018-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6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K7/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手機外殼 石墨 聚碳酸酯 復合 塑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復合塑料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手機外殼石墨烯/聚碳酸酯復合塑料及制備方法。包括如下制備過程:(1)將石墨烯加入芘甲酸中,形成石墨烯分散液;(2)將石墨烯分散液、異丙醇鋁及硝酸加入水中,攪拌得到溶膠并靜置;(3)將溶膠滴加到蠟和氨水的水乳液中,陳化后干燥并高溫燒結,制得空心石墨烯/氧化鋁微球;(4)將微球加入聚碳酸酯中,制得石墨烯/聚碳酸酯復合塑料。本發明制備的復合塑料,其空心結構的石墨烯/氧化鋁微球,提高了材料的導熱性能,較大的孔隙率有助于材料的散熱,并且石墨烯的加入增強了復合塑料的強度,提高了使用耐久性,可廣泛用于手機外殼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合塑料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手機外殼石墨烯/聚碳酸酯復合塑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通訊技術的發展帶動手機產業的不斷升級,使得手機外殼的選材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材料在流動性還是在力學性能方面,都無自己的優勢。現代智能手機日益輕薄化的設計要求,使得輕質增強材料開始大量使用在手機的結構性部件里。其中,手機保護殼不僅作為裝飾品讓您的手機成為一道風景,更能保護手機,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是手機的重要部件。
針對手機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樣化,將手機保護殼按質地分有PC殼,皮革,硅膠,布料,硬塑,皮套,金屬鋼化玻璃殼,軟塑料,絨制,綢制等品類。在功能方面,手機保護殼不僅要保護手機,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還要有快速散熱的性能,以滿足目前手機頻繁高負荷運作的要求。因此,手機殼材料的研究和發展成為手機行業的重要課題。
目前,手機殼材料主要是通過大多應用聚合物高分子塑料作為材料,實現了手機外殼材料輕質的特點,其性能提升技術主要是在聚合物材料中添加無機填料進行改性。石墨烯是由一種由碳原子組成的平面二維納米材料,由于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高導電性、高導熱性、高強度等而引起廣發關注,成為近10年來研究最為廣泛的新型二維材料。石墨烯具有巨大的表面積,優異的力學性能,可以在極少的添加量的情況下顯著提高復合材料的力學、耐腐蝕、耐高溫、導熱性等綜合性能。在手機殼材料中具有極好的應用前景。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720209667.1公開了一種提高散熱效果的手機殼,旨在提供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和散熱效果好的手機殼。主要包括手機殼本體,手機殼本體的內壁、外壁及正面和背面均均勻噴涂有石墨烯涂層,所述手機殼本體上設有若干個微孔,所述微孔內填充有石墨烯。可廣泛應用于移動設備零配件的技術領域。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510259055.9公開了一種基于磺化石墨烯的導熱尼龍材料,其包含:尼龍基體材料95wt%~99.9wt%,磺化石墨烯0.1wt%~5wt%;其中所述磺化石墨烯的徑向尺寸為500nm~50μm,厚度為1~20nm,并且所述磺化石墨烯中C與S的摩爾比為12:1~6:1。該發明導熱尼龍材料的垂直方向導熱系數為0.5~10W/(m·K),且保持甚至優化了尼龍材料本身良好的力學性能,同時制備工藝簡單,條件溫和可控,磺化石墨烯添加量少、成本低,在led燈、開關外殼,筆記本外殼,手機殼體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根據上述,現有方案中用于手機外殼的塑料散熱差,在手機頻繁高負荷運作同時,熱量不能快速散發出去,熱量堆積容易使手機內部零部件損壞,從而影響手機的使用壽命,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手機外殼石墨烯/聚碳酸酯復合塑料及制備方法,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目前應用較廣的塑料外殼粗在散熱差的缺陷,在手機頻繁高負荷運作同時,熱量不能快速散發出去,熱量堆積容易使手機內部零部件損壞,從而影響手機的使用壽命,并且強度低,使用性能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手機外殼石墨烯/聚碳酸酯復合塑料的制備方法,制備的具體過程為:
(1)將石墨烯加入芘甲酸中,超聲分散,形成石墨烯分散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103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