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眼底圖像獲取及處理裝置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10103.2 | 申請日: | 2018-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37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代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代黎明 |
| 主分類號: | A61B3/12 | 分類號: | A61B3/12;A61B3/14;G16H30/20;G16H10/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檔案信息 圖片信息 眼底影像 后臺服務系統 信息上傳模塊 影像接收模塊 處理裝置 檔案建立 疾病篩查 身份信息 眼底圖像 影像采集設備 關聯 采集設備 存儲影像 無線連接 有效解決 便捷性 傳統的 移動式 上傳 存儲 采集 賬戶 分配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眼底圖像獲取及處理裝置和系統,裝置包括檔案建立模塊、影像接收模塊和信息上傳模塊;檔案建立模塊,用于接收獲取待診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據身份信息建立相應的檔案信息;影像接收模塊,用于與影像采集設備無線連接,以接收并存儲影像采集設備采集到的待診者的眼底影像圖片信息,并將眼底影像圖片信息與相應的待診者的檔案信息相關聯;信息上傳模塊,用于上傳眼底影像圖片信息以及相關聯的檔案信息至后臺服務系統,由后臺服務系統存儲眼底影像圖片信息和檔案信息,并將眼底影像圖片信息和檔案信息分配至相應的合作醫療機構賬戶下。其實現了移動式疾病篩查的目的,最終有效解決了傳統的疾病篩查方式靈活性較差,便捷性不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檢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眼底圖像獲取及處理裝置和系統。
背景技術
在醫療領域中,眼底病變篩查已經被高度重視起來,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配備了眼底影像采集設備,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群和患者走進醫院檢查眼底。傳統的醫療流程是:醫院通過影像采集設備,采集到患者高清的眼底影像,通過連接電腦將眼底影像存儲到醫院的HIS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中,再通過HIS系統將圖片發送到眼科醫生的電腦終端,醫生通過觀察眼底影像做出診斷,并將最終診斷報告打印出來發放到患者手中。
但是,由于醫療機構中的眼底影像采集設備比較昂貴和笨重,很多中小醫療機構還并不具備影像采集設備,這就造成中小或偏遠村縣地區的群眾無法進行眼病檢查,醫療機構也無法深入到這些地區開展篩查工作。并且,傳統的影像采集設備必須實時連接到醫院的HIS系統,才能完成影像存儲和流轉以及后續的醫生閱片工作,所以傳統的眼病篩查只能在醫療機構內部完成,這就使得傳統的眼病篩查方式不夠靈活,便捷性較差。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的眼病篩查方式靈活性較低,便捷性較差的問題,提供一種眼底圖像獲取及處理裝置和系統。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眼底圖像獲取及處理裝置,包括檔案建立模塊、影像接收模塊和信息上傳模塊;
其中,所述檔案建立模塊,用于接收獲取待診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據所述身份信息建立相應的檔案信息;
所述影像接收模塊,用于與影像采集設備無線連接,以接收并存儲所述影像采集設備采集到的所述待診者的眼底影像圖片信息,并將所述眼底影像圖片信息與相應的所述待診者的檔案信息相關聯;
所述信息上傳模塊,用于上傳所述眼底影像圖片信息以及相關聯的所述檔案信息至后臺服務系統,由所述后臺服務系統存儲所述眼底影像圖片信息和所述檔案信息,并將所述眼底影像圖片信息和所述檔案信息分配至相應的合作醫療機構賬戶下,由相應的合作醫療機構根據所述眼底影像圖片信息進行眼底疾病篩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檔案建立模塊包括姓名獲取子模塊、年齡獲取子模塊、出生日期獲取子模塊、聯系方式獲取子模塊、近視程度獲取子模塊和病史獲取子模塊;
其中,所述姓名獲取子模塊,用于接收獲取所述待診者的姓名信息;
所述年齡獲取子模塊,用于接收獲取所述待診者的年齡信息;
所述出生日期獲取子模塊,用于接收獲取所述待診者的出生日期信息;
所述聯系方式獲取子模塊,用于接收獲取所述待診者的聯系方式信息;
所述近視程度獲取子模塊,用于接收獲取所述待診者的近視程度信息;
所述病史獲取子模塊,用于接收獲取所述待診者的既往病史信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檔案建立模塊包括圖像采集子模塊和解析獲取子模塊;
所述圖像采集子模塊,用于采集獲取所述待診者的身份證圖片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代黎明,未經代黎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101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