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脊尾白蝦EC16 SNP標記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98943.1 | 申請日: | 2018-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05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吉濤;李健;劉萍;陳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8 | 分類號: | C12Q1/6888;C12Q1/685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青島致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桑丹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脊尾白蝦 ec16 snp 標記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用于檢測脊尾白蝦EC16位點SNP標記的引物。本發明還提出脊尾白蝦EC16位點SNP標記的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提取不同地理群或脊尾白蝦群內個體的基因組DNA備用;利用脊尾白蝦轉錄組文庫中的含有EC16 SNP標記的核心序列,在其序列兩端設計特異性引物;使用該引物對脊尾白蝦不同地理群或脊尾白蝦群內個體的基因組DNA進行PCR擴增,對PCR產物進行檢測;PCR產物進行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反應,根據出現的條帶進行分析,確定每個個體的基因型,并獲得脊尾白蝦的遺傳多態性圖譜。本發明主要應用于脊尾白蝦群體間遺傳標記、系譜認證和遺傳圖譜的構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脊尾白蝦DNA分子遺傳標記技術,是脊尾白蝦在EC16位點遺傳多態性的SNP標記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本發明做出之前,國內外僅見脊尾白蝦微衛星遺傳標記的研究報道,國內朱曉宇(2010)等報道了近緣物種中國對蝦微衛星標記對脊尾白蝦的通用性,篩選出2個通用標記。賈舒雯等(2011,2012)采用人工合成的生物素標記(AG)15探針及磁珠富集法構建了脊尾白蝦基因組微衛星富集文庫,篩選出26個多態性微衛星標記;并利用其中12個微衛星標記分析了萊州灣、海州灣、象山脊尾白蝦野生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微衛星標記同樣可用來揭示不同家系群體的遺傳變化規律。如王日芳(2016)利用33個微衛星標記對脊尾白蝦3個近交家系進行了評價,揭示了近交系的遺傳特性。劉九美等(2017)利用25個微衛星標記分析了脊尾白蝦回交家系的遺傳變異規律。王佳佳等(2017)基于高通量測序開發了60個脊尾白蝦多態性微衛星標記。關于脊尾白蝦SNP標記的報道僅見李吉濤發表的利用脊尾白蝦轉錄組文章(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2015)。目前GenBank中尚未見注冊的脊尾白蝦SNP標記,可用于遺傳連鎖圖譜構建和系譜識別的SNP標記的數量仍極其缺乏,國內外尚未見有脊尾白蝦SNP多態性圖譜的構建、特異性遺傳標記等方面應用的研究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其目的是提出一種脊尾白蝦DNA分子遺傳標記檢測方法,主要利用建立的脊尾白蝦轉錄組文庫中含有SNP標記的核心序列,在其兩端設計特異性引物進行PCR擴增,PCR產物通過限制性內切酶進行酶切反應,從而快速地檢測脊尾白蝦每個個體在此SNP位點的遺傳變異,獲得該引物的脊尾白蝦多態性圖譜,通過圖譜直觀地檢測出每個個體的基因型。
本發明提出用于檢測脊尾白蝦EC16位點SNP標記的引物,所述正向引物序列如SEQID NO.1所示,所述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此外,本發明還提出脊尾白蝦EC16位點SNP標記的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提取不同地理群或脊尾白蝦群內個體的基因組DNA備用;利用脊尾白蝦轉錄組文庫中的含有EC16 SNP標記的核心序列,在其序列兩端設計特異性引物;使用該引物對脊尾白蝦不同地理群或脊尾白蝦群內個體的基因組DNA進行PCR擴增,對PCR產物進行檢測;PCR產物進行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反應,根據出現的條帶進行分析,確定每個個體的基因型,并獲得脊尾白蝦的遺傳多態性圖譜;所述特異性引物序列分別為:正向引物序列為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為SEQ ID NO.2所示。
進一步的,PCR擴增體系為:脊尾白蝦基因組DNA 100ng;10X PCR Buffer,2.0μL;25mmol/L Mg2+,2μL;Taq酶,1U;dNTP,2μL;正反引物各2μL;加滅菌水至20μL。進一步的,PCR反應程序為:94℃變性5min;94℃ 40sec,55℃ 40sec,72℃ 40sec,35個循環;72℃延伸10min,4℃保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989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