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VmWare虛擬機性能監測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98743.6 | 申請日: | 2018-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375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3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國駿;符健;李鉑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國駿;符健;李鉑 |
| 主分類號: | G06F11/30 | 分類號: | G06F11/30;G06F11/32;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虛擬機 主控機 虛擬機性能 測試機 發送 搜集 操作系統性能 實時遠程監控 分布式測試 評測 測試命令 混合網絡 監聽客戶 鏈接請求 客戶端 線程池 監測 監聽 測試 統計 展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VmWare虛擬機性能監測方法及系統,包含以下步驟:虛擬機Server端在Server線程池中啟動socket監聽,監聽客戶端的鏈接請求;測試機Client端使用TCP、UDP或TCP/UDP混合網絡協議與虛擬機server端進行Socket通信,執行測試任務,搜集測試結果,并向主控機發送測試結果;主控機Manager向客戶端測試機發送測試命令,搜集并統計分布式測試測試結果;主控機Manager向虛擬機發送RPC請求,獲取虛擬機各項性能指標,并以圖表的形式展示出來。本發明的監測方法及系統,實現了虛擬機性能評測,并提供RPC實時遠程監控虛擬機各項操作系統性能指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虛擬機性能監控領域,特別涉及VmWare虛擬機性能監測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硬件的發展使得功能強大而相對便宜的多處理器服務器成為了主流,但在許多情況下,這些硬件的性能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近年來隨著多核心處理器的普及,也使得這種不充分性更加嚴重,這使得業界對虛擬化技術越來越重視。
目前主機基準測試使用SPEC僅側重于對單一工作量的檢驗,而無法獲取支持多個虛擬機系統的性能或者是在同一個服務器上同時支持多個工作量時服務器的性能。一個更為恰當的虛擬機基準測試應該使用運行于多個操作系統上的現實且多樣的工作量對服務器的性能加以檢驗,而且該基準測試應該產生一個易于理解的指標。標準性能評測公司(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SPEC)在2006年底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專門研究虛擬化解決方案評測方法。但是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工業界,對于什么樣的方法是評測虛擬化解決方案的最好方法,一直沒有達成共識。
這些分歧的原因是由虛擬化本身的技術特征所決定的:
首先虛擬化是一個廣義的術語,不同的應用領域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中,虛擬化代表著對計算資源的抽象,而不僅僅局限于虛擬機的概念。一般來說虛擬化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1)平臺虛擬化(Platform Virtualization),針對計算機和操作系統的虛擬化;
2)資源虛擬化(Resource Virtualization),針對特定的系統資源的虛擬化,比如內存、存儲、網絡資源等。
3)應用程序虛擬化(Application Virtualization),包括仿真、模擬、解釋技術等。
其次,平臺虛擬化技術又可以細分為全虛擬化、部分虛擬化、硬件輔助虛擬化等[3]。
全虛擬化是指虛擬機模擬了完整的底層硬件,包括處理器、物理內存、時鐘、外設等,使得為原始硬件設計的操作系統或其它系統軟件完全不做任何修改就可以在虛擬機中運行。操作系統與真實硬件之間的交互可以看成是通過一個預先規定的硬件接口進行的,全虛擬化VMM以完整模擬硬件的方式提供全部接口,比較典型的代表有Vmware,VirtualBox等。
部分虛擬化只模擬部分底層硬件,僅僅提供了對關鍵性計算組件或者指令集的模擬,因此客戶機操作系統不做修改是無法在虛擬機中運行的,其它程序可能也需要進行修改,比較流行的局部虛擬化VMM有Xen,Hyper-V。
由此可見全虛擬化和部分虛擬化對虛擬機本身的整體性能也會有不同的影響,杜春陽等人通過NPB的對稱多處理性能表現測試比對了幾種不同的虛擬化技術在高性能計算系統和集群技術中的性能表現,基于NPB在單節點上測試了串行和并行性能,并與原生態的NPB基準進行比對,得出了沒有哪一種虛擬化技術可以完美的達到原生系統的性能的結論以及粗略地分析了不同的VMM在不同標準中的性能表現。但文中測試基準來源于流體動力學應用領域的軟件,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國駿;符健;李鉑,未經朱國駿;符健;李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987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