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蚜增效短肽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97415.4 | 申請日: | 2018-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481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林毅;張斌武;溫揚帆;暨鋮烽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7/06 | 分類號: | C07K7/06;A01N61/00;A01N37/46;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陳丹艷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效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蚜增效的短肽及其應用,該短肽可用于蚜蟲防控,作為幾丁質酶抗蚜增效短肽,解決了幾丁質酶對蚜蟲抑制效果不足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蚜增效短肽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蚜蟲是一類體型很小的刺吸式昆蟲,其能夠通過取食、蜜露污染、傳播病毒等方式危害糧食、棉花和煙草等植物,造成植株生長遲緩、萎蔫,并誘發多種病毒病、黑霉病等,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死亡,是重要的農林業害蟲。所以防治蚜蟲具有治蟲防病的雙重意義。
幾丁質酶是催化幾丁質水解生成N-乙酰葡糖胺反應的酶。部分幾丁質酶對蚜蟲具有抑制作用,但是抑制效果并不明顯,尚不能實際應用于農作物生產抗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抗蚜增效短肽及其應用,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抗蚜增效的短肽,組成短肽的氨基酸序列為SEQ ID No:01,即Asn Ser Ser Val Ser Ile Ile。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短肽在蚜蟲防控中的應用。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短肽用于增效幾丁質酶的殺蚜作用。
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將所述短肽與幾丁質酶共同使用,所述短肽和幾丁質酶的濃度比為X:1,其中X大于1。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該短肽可用于蚜蟲防控,作為幾丁質酶抗蚜增效短肽,有效增加了幾丁質酶對蚜蟲抑制效果,使其具有生產上的實用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一種抗蚜增效的短肽,所述短肽利用固相化學合成,組成短肽的氨基酸序列為SEQ ID No:01,即Asn Ser Ser Val Ser Ile Ile。
實施例2
實施例1的短肽在蚜蟲防控中的應用,主要用于增效幾丁質酶的殺蚜作用。
具體操作是將所述短肽與幾丁質酶共同使用,所述短肽和幾丁質酶的濃度比為2:1。
上述短肽對幾丁質酶的增效作用,采用幾丁質酶Tma12,實驗步驟如下:
(1)180只4齡桃蚜,分為12組,每組15只;
(2)膜囊法飼養:
①將一膜囊覆蓋在一筒狀支架的一端,膜囊內填充有人工培養液/營養液;
②通過毛筆將若干蚜蟲置于上述筒狀支架內的膜囊上;
③在上述筒狀支架的另一端覆蓋一層透光透氣薄膜;
④在室內18~20℃,濕度50-75%,光照16L:8D條件下飼養3天,觀察計算桃蚜平均存活率。
表1實施例2實驗結果
所述營養液相當于溶解短肽、幾丁質酶的水,將凍干的短肽或幾丁質酶粉末稱取一定量后加入適量營養液,配制成100μg/mL短肽和50μg/mL幾丁質酶用于測定殺蚜活性,所述營養液的主要配置方法如下:)
根據表2、3、4稱量各營養物質,同時每100mL營養液需加入30g蔗糖,用去離子水溶解混勻,定容至100mL,于超凈臺內用0.22或0.45μm微孔濾膜過濾,-20℃冷凍保存。
表2蚜蟲營養液配方(氨基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974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