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淺水湖泊網圍沉水植物-蟹-蝦-魚共生生態漁業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96667.5 | 申請日: | 2018-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89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明(設計)人: | 曹新益;徐慧敏;何肖微;黃睿;丁浩;趙大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59 | 分類號: | A01K61/59;A01K61/10;A01G3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孫斌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水植物 養殖 網圍 生態漁業養殖 混合養殖 淺水湖泊 共生 生物多樣性 投放 凈化水質 日常維護 生態效益 水生生物 水質調節 天然生物 營養元素 漁業養殖 棲息地 時間點 養殖網 餌料 混養 投餌 投喂 去除 成活率 種植 生態系統 水體 飼料 統一 | ||
本發明一種淺水湖泊網圍沉水植物?蟹?蝦?魚共生生態漁業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網圍準備;(2)養殖投放;(3)沉水植物種植;(4)投餌及日常維護。本發明方法是一種在沉水植物水質調節作用下的河蟹、蝦以及魚等多種養殖種類混合養殖方法,在不同的時間點,種植不同的沉水植物,投放不同的養殖產品,增加了漁業養殖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本發明中沉水植物可以為不同的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同時凈化水質,尤其是對水體中營養元素有較好的去除效果,而多種養殖種類的混合養殖提高了產品的成活率。河蟹?蝦?魚混養模式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投喂飼料及養殖網圍的天然生物餌料,使得養殖效果達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湖泊漁業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淺水湖泊網圍沉水植物-蟹-蝦-魚共生生態漁業養殖方法。
技術背景
湖泊養殖漁業在我國漁業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傳統的湖泊養殖方式會引發一系列的湖泊生態環境問題,如因過度追求養殖經濟效益而投放大量餌料,大量餌料殘留在水體和沉積物中導致了嚴重的養殖污染,引起湖泊富營養化;同時,大規模高密度的傳統養殖形式,容易對湖泊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特別是破壞了有“水下森林”之稱的沉水植被,改變了湖泊的水生植物組成和分布,進而引發湖泊次生環境災害。因此,亟需走生態漁業發展之路,調整和優化養殖模式,利用湖區沉水植物、螺蜆等天然餌料資源,減少人工餌料投喂,同時提高優質水產品,實現經濟和水環境的良性循環。
水生植物作為湖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吸收水體氮磷營養鹽和抑制藻類生長的作用,可以改善湖泊水質。在漁業養殖區人工種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可作為天然水草飼料,可提高養殖生物產量及質量。除了在養殖區種植水草以外,也可以根據不同水生生物的共生原理,進行多種水產品的混養,從而達到保護養殖區水環境的作用。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淺水湖泊網圍沉水植物-蟹-蝦-魚共生生態漁業養殖方法,該方法構建沉水植物-蟹-蝦-魚共生漁業養殖生態系統,形成生態漁業養殖模式,提高產量的同時,減輕漁業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如本發明所述一種淺水湖泊網圍沉水植物-蟹-蝦-魚共生生態漁業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網圍準備:選擇淺水湖泊中陽光充足,湖水流速緩慢的區域進行網圍的鋪設;
(2)養殖投放:每年1月底開始放養河蟹和青蝦,4月上旬放養大規格魚種,4月中旬放養肉食性經濟魚種,7月底補放青蝦;
(3)沉水植物種植:1月中下旬開始種植伊樂藻,3月底補種輪葉黑藻和金魚藻水草;
(4)投餌及日常維護:每日投喂餌料,定期巡視湖面,保證水質清澈。
其中,步驟(1)所述的網圍的鋪設將養殖區域與外圍水域隔開,同時在網圍內選擇直徑中心區域鋪設面積占網圍比25-30%的圓柱形網圍作為養殖暫養區(大的網圍里框一個小的圍網即為養殖暫養區);所述網圍是由孔徑1-1.5cm的聚乙烯有結網和上端0.5-0.6cm的鋼繩共同組成,網圍使用毛竹固定,網圍下端埋入底泥使之固定,上端露出水面1.5-1.8m,網圍外側以絹布圍擋,同時在網圍頂端向內安置20-30cm寬的薄塑料板。其中,所述網圍內都是養殖區,因為是在湖泊里養殖,因此用網圍來圈定養殖區;
其中,步驟(1)所述網圍后在1月上旬使用生石灰對養殖區域進行清塘和消毒處理;在清塘之后,清除對于養殖苗種具有威脅的敵害生物,清塘后10-12天,在水面每畝施鉀肥5-6kg。
其中,步驟(2)所述河蟹每畝放養1000-1200只,每只重10-12g,雌雄性比例為4-5:5-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966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態水帶發酵臭氧自循環果蔬與水產一體式養殖方法
- 下一篇:河蟹生態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