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墻體抗滲性能現場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96622.8 | 申請日: | 2018-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76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傅軍;董彬;葉佳斌;于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5/08 | 分類號: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王日精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墻體 密封罩 墻面 現場檢測裝置 抗滲性能 密封空間 滲入 回收單元 內部連通 開口 噴淋管 噴淋孔 噴淋 抗滲性能檢測 布設 回收 貼合 水資源 儲存 節約 | ||
本發明屬于墻體抗滲性能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墻體抗滲性能現場檢測裝置,包括:噴淋單元,噴淋單元包括密封罩和設于密封罩內的噴淋管,密封罩具有開口,密封罩固定于墻體,且密封罩的開口與墻體的待測墻面貼合以使密封罩的內部與墻體的待測墻面構成密封空間;噴淋管具有若干噴淋孔,且噴淋孔對應于密封罩的開口布設,用于對墻體的待測墻面進行噴水;回收單元,與密封罩的內部連通,用于回收未滲入墻體內的水。該墻體抗滲性能現場檢測裝置,通過密封罩的設計,使得密封罩的內部與墻體的待測墻面構成密封空間,使得未滲入墻體內的水可以儲存在密封空間內;從而利用回收單元與密封罩的內部連通,以便回收未滲入墻體內的水;節約水資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墻體抗滲性能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墻體抗滲性能現場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房建材料的70%是墻體材料。隨著國家對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要求的提高,墻體材料的發展更加注重節能環保、耐久性以及功能性。隨著新型墻材的廣泛應用和墻體節能保溫技術的廣泛推廣墻體滲漏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墻體材料在受雨水等作用下發生滲透,各種有害的流動水、溶液等介質從材料的孔隙進入其內部,從而造成材料溶蝕、結構松散、密實度下降。除了材料自身,結構也會因各種原因產生裂縫,進而加大滲透,導致材料保溫性能和耐久性能的下降;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建筑物的美觀和人民的居住品質。因此,準確了解墻體的滲透性對保證建筑功能及其耐久性、提高墻體保溫節能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有效解決墻體滲漏問題的關鍵是嚴把材料質量和規范施工步驟,而檢驗墻體滲漏情況最有效的方式是經歷風、雨等惡劣天氣條件的考驗,但這屬于事后修補范疇。因此,研制能有效模擬自然降雨條件的墻體抗滲性能的便攜式現場檢測儀器,對于加強事前和施工過程控制以及為工程質量驗收提供判斷依據具有明顯的意義。
現有技術中,王靜等人在文獻中公開了淋水試驗在檢驗建筑外墻滲漏中的應用研究,利用加壓水通過管道噴孔對外墻進行淋水試驗模擬強降雨來檢驗其滲漏情況,在模擬臺風及熱帶風暴狀態時,淋水試驗的淋水量控制在3L/m2·min以上,每次持續淋水時間應不少于20min,或淋水至發生嚴重滲漏為止。淋水試驗模擬降雨效果逼真,且幾乎不受地域、時間、氣候影響,操作過程簡便,但該試驗方法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如何有效回收噴淋用水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墻體抗滲性能現場檢測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墻體抗滲性能現場檢測裝置,包括:
噴淋單元,所述噴淋單元包括密封罩和設于密封罩內的噴淋管,所述密封罩具有開口,所述密封罩固定于墻體,且密封罩的開口與墻體的待測墻面貼合以使所述密封罩的內部與墻體的待測墻面構成密封空間;所述噴淋管具有若干噴淋孔,且所述噴淋孔對應于所述密封罩的開口布設,用于對墻體的待測墻面進行噴水;
回收單元,與密封罩的內部連通,用于回收未滲入墻體內的水。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墻體抗滲性能現場檢測裝置還包括一個或多個固定單元,所述固定單元用于將密封罩固定于墻體。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固定單元包括吸盤和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與密封罩固定,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與吸盤固定,所述吸盤的內部與一真空泵連通。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回收單元包括水箱和回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的一端與水箱連通,另一端與密封罩的內部連通。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噴淋管具有進水口,所述噴淋管的進水口與所述水箱通過第一水管連通。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水管上設有增壓水泵和調壓閥,所述調壓閥用于調節增壓水泵的水壓。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水管上還設有節流閥,所述節流閥布設于增壓水泵與噴淋管的進水口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理工大學;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966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