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蓋梁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95859.4 | 申請日: | 2018-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73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骉;黃虹;蘇儉;田周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0 | 分類號: | E01D19/00;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陳穎潔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蓋梁 實心結構 橋墩 體外預應力鋼束 空心結構 橋梁工程 工程造價 固結節點 環境效益 橋墩立柱 橋梁建設 預制裝配 工廠化 樁基礎 穿孔 承臺 鋼束 立柱 挑臂 張拉 應用 裝配 標準化 施工 | ||
本發明涉及橋梁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蓋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梁結構包括空心結構和實心結構,其中所述實心結構與橋墩的位置相對應,空心結構則與相鄰橋墩之間的位置以及蓋梁的挑臂位置相對應,在蓋梁端部張拉體外預應力鋼束,實心結構內設鋼束穿孔,用以實現體外預應力鋼束轉向;所述蓋梁結構的實心部分與橋墩連接形成整體,實心結構與橋墩立柱連接形成固結節點。本發明的蓋梁結構,能夠大大減輕蓋梁結構的重量,節省立柱、承臺及樁基礎用量,降低工程造價,能夠更廣泛的應用預制裝配工藝,實現蓋梁結構的標準化、工廠化、裝配化,提升我國的橋梁建設水平,具有很好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值得推廣和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蓋梁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橋梁建設中,蓋梁結構一般有兩種類型:
(1)普通混凝土蓋梁。采用普通混凝土并設置體內預應力,當蓋梁結構受力較小時也可取消體內預應力,僅設置普通鋼筋。該類型蓋梁一般采用支架現澆工藝,隨著國家“綠色建筑”發展戰略的推行,蓋梁結構施工越來越多的采用預制拼裝工藝。然而,該類型蓋梁重量大,雖然可通過蓋梁內部挖空減重,但由于受到體內預應力的布置空間的限制,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限制等,當橋梁寬度較大,蓋梁規模較大時,其減重后的重量仍然較大,無法滿足施工要求,受到運輸設備、吊裝設備及吊裝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在城市建筑密集區等情況下應用預制拼裝工藝具有很大的難度。
(2)鋼結構蓋梁。蓋梁主體結構采用鋼材,該類型蓋梁重量輕,采用預制拼裝工藝施工,工廠預制,現場拼裝,機械化程度高。然而,該類型蓋梁后期養護工作量極大,綜合造價高,目前僅在局部特殊位置少量使用。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亟需一種新型蓋梁結構,能夠大大減輕蓋梁結構的重量,節省立柱、承臺及樁基礎用量,降低工程造價,適合構件整體預制或分段預制運輸吊裝,能夠廣泛的應用預制裝配工藝,滿足城市建筑密集區、橋梁寬度較大等情況下的快速施工要求,且便于后期養護。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蓋梁結構,能夠大大減小蓋梁重量,節省立柱、承臺及樁基礎用量,降低工程造價,能夠廣泛的應用預制裝配工藝,且便于后期養護,進一步提升我國的橋梁建設水平。
本發明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一種蓋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梁結構包括空心結構和實心結構,其中所述實心結構與橋墩立柱的位置相對應,空心結構則與相鄰橋墩立柱之間的位置以及蓋梁的挑臂位置相對應,在蓋梁端部張拉體外預應力鋼束,實心結構內設鋼束穿孔,用以實現體外預應力鋼束轉向;所述蓋梁結構的實心部分與橋墩立柱連接形成整體,實心結構與橋墩立柱連接形成固結節點。
進一步地,所述的空心結構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的實心結構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或普通混凝土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的實心結構也可進行部分空心化處理。
進一步地,位于蓋梁挑臂的空心結構外側,即挑臂端部設有鋼束錨固點,所述的體外預應力鋼束錨固于蓋梁挑臂空心結構外側的鋼束錨固點,蓋梁端部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的空心結構及實心結構,在其混凝土材料中應設置鋼筋。
進一步地,所述的蓋梁結構的空心部分的腹板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可取消所述的腹板位置內的箍筋,腹板位置設置單根豎向勾筋,充分減小腹板厚度。
進一步地,所述空心結構的腹板、頂板、底板的壁厚為8cm~12cm,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放寬。
進一步地,所述的蓋梁結構施工可采用節段預制拼裝工藝及整體預制拼裝工藝。
進一步地,所述的蓋梁的空心結構部分可以采用單箱單室、單箱雙室及單箱多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9585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