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94877.0 | 申請日: | 2018-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270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忠盛;吳護林;何慶兵;宋凱強;易同斌;陳漢賓;趙子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兵器工業第五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4B35/48 | 分類號: | C04B35/48;C04B35/46;C04B35/10;C04B35/622;C23C4/134;C23C4/18 |
| 代理公司: | 重慶晶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 地址: | 4000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陶瓷 金屬 復合 構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根據所需制備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形狀及尺寸,設計并加工制作石墨芯模;
步驟B,采用等離子噴涂技術在步驟A得到的石墨芯模表面噴涂陶瓷/金屬交替涂層,得到陶瓷-金屬復合構件;
步驟C,采用熱等靜壓技術對步驟B得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進行致密化處理,得到高致密復合構件;
步驟D,根據所需制備的構件結構及尺寸,對步驟C得到的高致密復合構件進行精加工并采用機械加工去除石墨芯模,得到所需要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石墨芯模的結構包括主體模具以及設置在所述主體模具端部的夾持段,所述主體模具外廓用于制備陶瓷-金屬復合構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芯模中的夾持段為伸出所述主體模具端部并與所述主體模具同軸設置的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陶瓷/金屬交替涂層總厚度為0.5~1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形狀為圓柱形、錐形、拉瓦爾形或梯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芯模的結構形狀與所述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形狀相適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石墨芯模中的石墨為“三高”石墨,密度≥1.8g/cm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陶瓷/金屬交替涂層中的陶瓷材料為ZrO2、TiO2、Al2O3的工程陶瓷中的一種或多種,金屬材料為Ni、Mo、NiCrAlY、NiCoCrAlY中的一種或多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所述陶瓷/金屬交替涂層中,陶瓷層單層厚度為50~500μm,金屬層單層厚度為50~2000μ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金屬復合構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熱等靜壓工藝的工藝條件為:
采用燒結溫度為800~2000℃,加載壓力為80~200MPa,保壓時間為0.5~5h,壓力介質為高純Ar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兵器工業第五九研究所,未經中國兵器工業第五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9487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靜電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鋯英石磚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