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兩性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及其產(chǎn)品和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792562.2 | 申請日: | 2018-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808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丹農(nóng);鄧潔;童琴;代衛(wèi)國;趙昆峰;金彩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26/02 | 分類號: | C08F226/02;C08F220/56;C08F220/06;C02F1/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亞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1109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兩性 有機 高分子 絮凝 制備 方法 及其 產(chǎn)品 應用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兩性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及其產(chǎn)品和應用,本發(fā)明方法是以陰離子單體、非離子單體、陽離子單體為反應單體,通過依次將三種單體分段分批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混合物。本發(fā)明產(chǎn)品屬兩性高分子絮凝劑,絮凝效果優(yōu)異,其分子鏈上陰離子基團可與污水中金屬離子等陽離子基團結合,分子鏈上陽離子基團可與陰離子結合,因此可大大提高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pH使用范圍,具有適用范圍廣、投加量少、沉降快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高分子有機絮凝劑的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兩性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及其產(chǎn)品和應用。
技術背景
隨著我國工業(yè)化的快速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水中有機物含量大幅度增加,廢水的凈化處理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防止水污染已使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絮凝劑廣泛應用于廢水處理工業(yè),可分為無機絮凝劑和有機絮凝劑,其中無機絮凝劑由于用量大、受水質影響大和產(chǎn)生二次污染,其應用范圍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正逐步被有機絮凝劑所取代。
有機絮凝劑分為:非離子型,如聚丙烯酰胺類;陰離子型,如聚丙烯酸鹽類;陽離子型,如季胺鹽聚合或季胺鹽與丙烯酰胺共聚物。其中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鹽類有機絮凝劑具有殘留單體及分解后小分子具有毒性,會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點。現(xiàn)代工業(yè)和生活廢水中有機質微粒表面長帶負電荷,因而陽離子絮凝劑具有較好的絮凝效果,但隨著污泥腐敗的繼續(xù)進行,單獨使用陽離子絮凝劑會造成懸浮物回收率低,污泥含水率高。兩性離子絮凝劑兼具陰陽離子的特征,較陽離子絮凝劑有更強的絮凝、沉降作用,更有利于污泥脫水,同時具有金屬螯合劑的作用,因而兩性離子絮凝劑在水處理中更具優(yōu)勢。
發(fā)明內容
針對有機絮凝劑絮體松散、沉降速率慢、pH適用范圍窄等缺點,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兩性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方法制備的兩性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產(chǎn)品。
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產(chǎn)品的應用。
本發(fā)明目的通過下述方案實現(xiàn):一種兩性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陰離子單體、非離子單體、陽離子單體為單體,通過依次將三種單體分段分批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混合物,包括如下步驟:
首先將陰離子單體、螯合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還原劑、部分引發(fā)劑、水加入反應裝置,在氮氣氣氛下升溫至50~80℃,反應3~5 h;然后在氮氣氛下加入非離子單體水溶液、一定量引發(fā)劑,繼續(xù)反應3~5 h;再在氮氣氣氛下加入陽離子單體水溶液,一定量引發(fā)劑,繼續(xù)反應3~5 h,獲得所述兩性高分子絮凝劑。
所述陰離子單體、非離子單體、陽離子單體、螯合劑及引發(fā)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shù)如下:
陰離子單體 17~26份
非離子單體 26~35份
陽離子單體 35~44份
螯合劑 0.4~0.9份
還原劑 4.4~8.8份
引發(fā)劑 0.9~1.8份;其中,
所述非離子單體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強甲基丙烯酰胺水溶液中的一種或幾種,其水溶液濃度為50%的。
所述陰離子單體水溶液為50%丙烯酸水溶液。
所述陽離子單體水溶液為60%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或二乙基二烯丙基氯化銨水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925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