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活性炭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90090.7 | 申請日: | 2018-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849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龐婉青;何穎沛;李華;李偉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高明曦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2/33 | 分類號: | C01B32/33;C01B32/348;B01J20/20 |
| 代理公司: | 佛山粵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張敏 |
| 地址: | 528500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小球 金屬活性炭 煤質原料 制備 浸漬 活性炭 加熱 氯化鋅溶液 充分混合 隔絕空氣 過濾操作 氯化鋅 粘結劑 磁鐵 放入 吸出 吸附 粘接 轉爐 金屬 配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活性炭制備方法,首先將金屬小球、煤質原料、粘結劑充分混合,使煤質原料均勻分布于金屬小球表面,進而將已混合煤質原料的金屬小球放入氯化鋅溶液中,使用氯化鋅將充分金屬小球浸漬,最終將浸漬完成后的金屬小球回轉爐中隔絕空氣加熱,加熱時間為10min~15min。本發明提供一種金屬活性炭制備方法,使活性炭能夠順利與金屬粘接在一起,當活性炭完成吸附操作后,可使用磁鐵配合其內部的金屬小球將其吸出,避免了過濾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活性炭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屬活性炭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活性炭是一種黑色多孔的固體炭質。早期由木材、硬果殼或獸骨等經炭化、活化制得,后改用煤通過粉碎、成型或用均勻的煤粒經炭化、活化生產。主要成分為碳,并含少量氧、氫、硫、氮、氯等元素。活性炭在結構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規則排列,在交叉連接之間有細孔,在活化時會產生碳組織缺陷,因此它是一種多孔碳,堆積密度低,比表面積大。
活性炭具有極強的吸附性能,是一種用途極為廣泛的吸附劑,活性炭常用于對溶液進行雜質吸附操作,使用活性炭能夠有效地吸附溶液中的某些雜質,當活性炭完成吸附操作后,需要對其進行過濾,將活性炭從溶液中過濾出來,這種方式較為繁雜,需要進行過濾操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金屬活性炭制備方法,使活性炭能夠順利與金屬粘接在一起,當活性炭完成吸附操作后,可使用磁鐵配合其內部的金屬小球將其吸出,避免了過濾操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金屬活性炭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金屬小球、煤質原料、粘結劑充分混合,使煤質原料通過粘結劑均勻分布于金屬小球表面;
(2)將已混合煤質原料的金屬小球放入氯化鋅溶液中,使用氯化鋅充分將金屬小球浸漬;
(3)將浸漬完成后的金屬小球放入回轉爐中隔絕空氣加熱,加熱時間為10min~15min。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1中所述的金屬小球的材質為鐵、鈷、鎳。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1中所述的金屬小球的半徑為0.5mm~0.8mm。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1中的金屬小球數量為至少一個。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2中使用的氯化鋅溶液的重量為煤質原料重量的0.5~4倍。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2中使用的氯化鋅溶液的比重為1.6~2.0。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3中金屬小球在回轉爐中加熱的溫度為600~700℃。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1中所述的粘結劑為以下一種或多種:煤焦油、重油、糖蜜。
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金屬作為載體,當活性炭完成吸附操作后,可使用磁鐵將其吸出,無需進行過濾操作,使用方便、快捷;
(2)金屬小球的材質為鐵、鈷、鎳,從而保證可以被磁鐵吸出;
(3)使用氯化鋅溶液,在高溫回轉爐中加熱,由于氯化鋅的脫水作用,可以將煤質原料中的氫和氧主要以水蒸氣的形式放出,從而形成多孔性結構發達的炭;
(4)回轉爐中的加熱溫度為600~700℃,從而能夠順利將煤質原料中的氫和氧以水蒸氣的形式放出;
(5)使用煤焦油、重油、糖蜜這三種粘結劑,當金屬小球在回轉爐中加熱時,可以使煤質原料更好的粘接在金屬小球表面,使粘接更充分、穩定。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高明曦邏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高明曦邏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900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