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潛水攪拌機推流器用測試臺縱向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789056.8 | 申請日: | 2018-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11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昊;沈景鳳;孫彥飛;程永濤;王東燊;錢星;潘特特;耿達;趙善政;邊子浩;徐孝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P5/00 | 分類號: | G01P5/00;G01P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潛水 攪拌機 器用 測試 縱向 機構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潛水攪拌機推流器用測試臺縱向機構,用于輔助測量水池中流場的流速,具有這樣的特征,包括:支撐部;移動部,設置在支撐部上,具有鏈輪單元、第一絲桿單元以及第二絲桿單元;測量部,設置在移動部上,用于測量水池中的流速,其中,鏈輪單元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軌道組件以及設置在第一軌道組件上的第一移動組件,第一絲桿單元包括設置在第一移動組件上、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絲桿以及設置在第一絲桿上的第二移動組件,第二絲桿單元包括設置在第二移動組件上、沿豎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絲桿和滑桿以及設置在第二絲桿和滑桿上的第三移動組件,測量部設置在第三移動組件上,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垂直。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潛水攪拌機推流器用測試臺縱向機構,屬于立體水速測試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攪拌機(推流器)用于污水處理廠改善生化池,氧化溝集泥池水處理設施的水流狀況,使不同層次的水體獲得污水處理工藝所要求的流速,以防止污水污泥沉降,提高污水處理效率,特別是生化處理過程中,可使污水與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在好氧、厭氧工藝使污水脫氮、避免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發(fā)生。
不同的污水處理池需要使用不同型號的攪拌機(推流器)來達到合適的水流效果,所以,攪拌機(推流器)在研制出來以后必須對其進行一系列的性能測試,包括功率、能耗、推力和在測試池中的水流速等,并且根據(jù)池中各點流速繪制出流場圖,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以確定每種型號的設備的參數(shù)及適用環(huán)境。此外,這些性能檢測對于攪拌機(推流器)新設備的研發(fā)也是重中之重。
用于測試推流器和攪拌機在工作狀態(tài)中流場流態(tài)以及其他數(shù)據(jù)的測試臺稱為推流器和攪拌機測試臺。現(xiàn)有技術中的推流器和攪拌機測試臺一般只能檢測二維平面(即x方向和y方向)上的水的流速,并通過模擬的方法來得到z(與x方向和y方向均垂直)方向上的流速,再利用計算儀器進行計算從而得到模擬流場圖。
但是,上述方式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所采集的數(shù)據(jù)單一,并且只能采集二維平面上的數(shù)據(jù),這樣使得后續(xù)的計算結果即所繪制的流場圖的真實性不能準確判別,因此也不能提出有效的改良方案,導致了攪拌機(推流器)新產(chǎn)品的研發(fā)停滯不前,嚴重的影響污水處理的整體效率。其次,上述方法理論性強,放入到實際的操作環(huán)境中很難作為參考對象,對研究人員的要求高,且準確性不高。此外,推流器和攪拌機測試臺的結構比較復雜,造價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如何準確、高效、方便且低成本地測量潛水攪拌機推流器使用時的流速問題而進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潛水攪拌機推流器用測試臺縱向機構。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潛水攪拌機推流器用測試臺縱向機構,用于輔助設置在水池中的攪拌機推流器在工作時測量水池中流場的流速,具有這樣的特征,包括:支撐部;移動部,設置在支撐部上,具有鏈輪單元、第一絲桿單元以及第二絲桿單元;以及測量部,設置在移動部上,用于測量水池中的流速,其中,鏈輪單元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軌道組件以及設置在該第一軌道組件上的第一移動組件,第一移動組件用于沿第一水平方向運動,第一絲桿單元包括設置在第一移動組件上且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絲桿以及設置在該第一絲桿上的第二移動組件,第二移動組件用于沿第二水平方向運動,第二絲桿單元包括設置在第二移動組件上的沿豎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絲桿和滑桿以及設置在第二絲桿和滑桿上的第三移動組件,第三移動組件用于沿豎直方向運動,測量部設置在第三移動組件上,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垂直。
在本發(fā)明提供的潛水攪拌機推流器用測試臺縱向機構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第一軌道組件包括并排設置的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第一移動組件包括第三軌道、第四軌道、連接板以及第一滾輪,第三軌道和第四軌道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架設在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上,連接板設置在第三軌道和第四軌道的兩端,用于連接第三軌道和第四軌道,第一滾輪設置在連接板的底部并且設置在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jīng)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890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