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電芯分選裝置的分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86095.2 | 申請日: | 2018-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066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一軍;圣大玲;王敬濤;孫鐵成;游誠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蕭縣鑫輝源電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C5/344 | 分類號: | B07C5/344;B07C5/02;B07C5/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劉艷玲 |
| 地址: | 235200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經***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電芯 分選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鋰電芯分選裝置的分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分選裝置包括上料機構(1)、檢測機構(2)、聚料轉換機構和分選機構(5),所述上料機構(1)包括上料固定塊(11)、上料通道(12)和上料缸(13),上料固定塊(11)上開設有一用于橫向容納鋰電芯(6)的電芯槽(111),上料通道(12)豎向設置于電芯槽(111)的正上方,上料缸(13)位于上料固定塊(11)的一側,上料缸(13)的活塞桿與電芯槽(111)相對;
檢測機構(2)包括一位于上料固定塊(11)另一側的檢測轉盤(21)和用于對鋰電芯(6)的電性參數進行測量的檢測控制器,檢測轉盤(21)的外周壁上均布有多個用于容納鋰電芯(6)的電芯筒(22),每個電芯筒(22)的內端設置有負極檢測片(25),負極檢測片(25)的內側壁上設置有一彈簧(24),檢測轉盤(21)內位于各個電芯筒(22)的內端設置有一檢測電磁鐵(23),在每個電芯筒(22)的外端口上轉動設置有一端蓋(26),端蓋(26)上設置有正極檢測片(27),負極檢測片(25)和正極檢測片(27)分別和檢測控制器電連接;
聚料轉換機構包括聚料組件(3)和轉換組件(4),聚料組件(3)包括與其中一個電芯筒(22)相對的吸料筒(31)、轉輪(32)和聚料通道(33),吸料筒(31)的入口處設置有吸料電磁鐵,吸料筒(31)的出口和轉輪(32)的端面相對,轉輪(32)的外周壁上均布有多個用于容納鋰電芯(6)的容納槽(321),聚料通道(33)的一端設置于轉輪(32)的外側壁處,轉換組件(4)包括第一撥輪(41)、第二撥輪(42)、第一導軌(431)、第二導軌(432)、第三導軌(433)、輸送帶(45)和擋板(44),第一撥輪(41)設置于聚料通道(33)末端用于對鋰電芯(6)進行輸送,第一導軌(431)延伸于聚料通道(33)的末端與第一撥輪(41)之間形成輸送間隙,第二導軌(432)設置于第一撥輪(41)和輸送帶(45)之間,第三導軌(433)設置于第二撥輪(42)和輸送帶(45)之間,第二導軌(432)和第三導軌(433)之間形成用于輸送和分隔鋰電芯(6)的通道,擋板(44)豎向設置于輸送帶(45)的側部,第三導軌(433)延伸至輸送帶(45)上方的擋板(44)處,第二撥輪(42)與第一撥輪(41)并列設置用于對通道內的鋰電芯(6)進行輸送和分隔;
分選機構(5)包括與輸送帶(45)連通的主分選通道(51)、連通于主分選通道(51)末端的兩個第一支分選通道(52),在每個第一支分選通道(52)的末端連通有兩個第二支分選通道,在主分選通道(51)和第一支分選通道(52)的交匯處轉動設置有第一撥板(53),在每個第一支分選通道(52)和對應的兩個第二支分選通道的交匯處轉動設置有第二撥板;
分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鋰電芯(6)橫向放入上料通道(12)內,在重力作用下,上料通道(12)底部的鋰電芯(6)落入上料固定塊(11)上的電芯槽(111)內,檢測轉盤(21)轉動,檢測轉盤(21)上的電芯筒(22)對準電芯槽(111),上料缸(13)動作,上料缸(13)的活塞桿將電芯槽(111)內的鋰電芯(6)推入電芯筒(22)內,同時,上料通道(12)底部的下一個鋰電芯落入電芯槽(111)內;
S2、檢測轉盤(21)繼續轉動,裝有鋰電芯(6)的電芯筒(22)根部的檢測電磁鐵(23)得電,電芯筒(22)內的鋰電芯(6)負極壓縮彈簧(24)與負極檢測片(25)接觸,電芯筒(22)上的端蓋(26)將電芯筒(22)關閉,端蓋(26)上的正極檢測片(27)和鋰電芯(6)正極接觸,檢測控制器對鋰電芯(6)的有關電性參數進行測量并記錄保存;
S3、當檢測完成后的鋰電芯(6)轉移至與吸料筒(31)相對處時,端蓋(26)打開,對應的檢測電磁鐵(23)失電,同時,吸料筒(31)上的吸料電磁鐵得電,電芯筒(22)內的鋰電芯(6)進入吸料筒(31)內;
S4、重復步驟S1至S3,多個檢測完成后的鋰電芯(6)首尾相連間隔排列于吸料筒(31)內;
S5、吸料筒(31)內的鋰電芯(6)逐個進入轉輪(32)的容納槽(321)內,隨著轉輪(32)的轉動,轉輪(32)容納槽(321)內的鋰電芯(6)轉移至聚料通道(33)內,使得經過電性參數測量的鋰電芯(6)橫向并列排列于聚料通道(33)內,當鋰電芯(6)移動至聚料通道(33)的末端時,第一撥輪(41)將鋰電芯(6)沿著第一導軌(431)輸送至第二導軌(432)和第三導軌(433)形成的通道內,第二撥輪(42)轉動,將在通道內并列排列的鋰電芯(6)進行分隔和輸送,在擋板(44)和第三導軌(433)之間的限位作用下,各個鋰電芯(6)最終豎立于輸送帶(45)之上;
S6、輸送帶(45)上的鋰電芯(6)間隔進入主分選通道(51)內,鋰電芯(6)移動至主分選通道(51)末端時,控制器將鋰電芯(6)的電性參數值和兩個第一支分選通道(52)各自表示的電性參數分檔區間進行對比判斷,確定鋰電芯(6)和其中一個第一支分選通道相匹配,控制器驅動第一撥板(53)轉動,第一撥板(53)將另外一個第一支分選通道的入口封堵住,鋰電芯(6)經過第一撥板(53)進入其中一個第一支分選通道內,并沿著其中一個第一支分選通道移動;
S7、步驟S6中的鋰電芯(6)在第一支分選通道(52)內移動至與其對應的第二支分選通道的交匯處時,控制器將鋰電芯(6)的電性參數值和兩個第二支分選通道各自表示的電性參數分檔區間進行對比判斷,確定鋰電芯(6)和其中一個第二支分選通道相匹配,控制器驅動第二撥板轉動,第二撥板將另外一個第二支分選通道的入口封堵住,鋰電芯(6)經過第二撥板進入其中一個第二支分選通道內,并沿著其中一個第二支分選通道移動,最終實現了對鋰電芯(6)的分選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蕭縣鑫輝源電池有限公司,未經蕭縣鑫輝源電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8609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芯分選方法
- 下一篇:一種鋰電芯的自動分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