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鋅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效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77680.6 | 申請日: | 2018-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562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都韶婷;盧琪;吳蔡楠;徐茜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商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9C1/10 | 分類號: | B09C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黃平英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污染 土壤 植物 修復 效率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吧哈伊姆新鞘氨醇菌提高鋅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擬南芥種植于Zn污染土壤中,在擬南芥生長過程中,定期向所述Zn污染土壤中接種吧哈伊姆新鞘氨醇菌(Novosphingobium barchaimii)菌液。在Zn污染土壤擬南芥生長過程中,采用本方法能顯著促進擬南芥對土壤內Zn的吸收與積累??墒筞n污染土壤中擬南芥體內Zn含量明顯增加41?106%,Zn的單株積累量提高100?250%。大幅縮短中輕度污染地區的植物修復時間,使該地區的植物修復技術更具可行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吧哈伊姆新鞘氨醇菌提高鋅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工業和城市污染的大幅排放、農用化學物質的大規模使用,大量重金屬不可避免地進入環境,最終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十分嚴峻。2014年《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數據顯示,我國土壤重金屬鋅(Zn)污染物點位超標率已達0.9%。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超標點位分別占了0.75%、0.08%、0.05%和0.02%。土壤Zn含量的超標,會引起植物體積累過量的Zn,不僅引起農作物品質下降,更因食物鏈的遷移作用嚴重威脅人類機體健康。例如,如人體長期攝取過量Zn會影響腦發育,增加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疾病患病風險。因此,土壤Zn污染的治理備受關注。
傳統Zn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如工程措施法(客土、換土等)雖然可有效的處理污染土壤,但是工程量大且費用較高;化學修復法(添加改良劑、淋洗等)雖然周期短,但是該方法不僅容易破壞土壤微團聚體結構,引起土壤中某些營養元素的沉淀和淋失,更有可能引入二次污染。近年來,興起的植物修復技術以其原位、經濟、綠色等優點而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該方法最大的缺陷是治理效率低下。例如,Li等(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4,189(12):176-183)的研究發現超富集植物伴礦景天能顯著降低酸性土壤(含Zn476mg/kg)與堿性土壤(含Zn 1308mg/kg)中重金屬Zn的含量。但以“中國土壤環境標準”農業土壤標準衡量,該研究中酸性與堿性土壤中的Zn含量分別需1.2年和18.2年才能達標。由此可見,超積累植物富集重金屬的方式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如何進一步優化這些超級累植物的富集能力已成為植物修復技術的研究熱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商大學,未經浙江工商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776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