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難廢水處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68337.5 | 申請日: | 2018-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627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維;劉維亮;莫明齋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萬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8 | 分類號: | C02F9/08;C02F101/1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8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難 廢水處理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難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廢水存儲罐、廢水處理裝置,所述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密閉反應容器、貼敷在容器內壁的催化劑、容器頂部的紫外燈、設置于密閉反應容器底部的儲水槽以及放置于儲水槽底部的鐵碳填料,所述密閉反應容器頂部設置進液口與進氣口,所述進液口通過軟管與原水存儲罐相連,所述進液口處設置多個噴霧噴頭,所述密閉反應容器底部設置回流口,通過設置回流軟管與廢水存儲罐相連,所述密閉反應容器一側設置出氣煙囪,所述密閉反應容器璧兩側設置多個噴霧入口。設備結構緊湊,不需要單獨的臭氧設備,雙氧水的利用率極高,一次能耗,實現多種作用協同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設備,屬于環境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難廢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化工、塑料化工、電子化工等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產生有毒、有害、難降解的工業有機廢水,這些工業廢水處理不當會給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尤其是含有高濃度有機物的廢水種類和廢水量日益增多,對水體的污染愈發嚴重,威脅人們健康安全,破壞環境。高濃度有機廢水多指COD濃度在2000mg/L以上的廢水,其主要具備以下特點:首先,有機物濃度高,一般COD濃度超過2000mg/L,甚至可達幾萬甚至幾十萬mg/L,同時BOD較低;其次,成分復雜,難降解廢水中多含有芳香族化合物、雜環化合物以及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
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采用混凝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生物方法、氧化法等;混凝沉淀法應用廣泛,但處理效果不徹底,只能作為高色度廢水的預處理工藝來應用,同時混凝沉降后產生的污泥會造成二次污染,污泥處理難度高,費用大;活性炭吸附法這種方法工藝比較簡單,但活性碳吸附壽命短,很快就會達到吸附飽和,因此需要頻繁更換活性炭或者高溫再生活性炭,造成能耗、成本高,且會產生二次污染;生物法周期較長,氧化法是目前研究較多的方法,如光催化氧化法,往往只研究了紫外光催化氧化應用、納米TiO2光催化降解等作用原理或者實驗,沒有把這些作用的協同效應進行利用或者實驗,從而造成了,現有技術工藝復雜、效率低、占地面積大、處理成本高等缺點,如專利CN 104891727 B公開了一種能夠對光催化劑進行循環利用的處理效率高的工業廢水光催化反應處理系統,解決了現有的光催化對污水進行處理過程中所存在的空氣、光、水和光催化劑四者之間接觸不充分,能耗高,光催化劑不能回收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難廢水處理設備,它解決了現有的處理技術對高難廢水的降解能力有限且工藝復雜的問題,同時,使用一次電能的消耗,降解兩次甚至兩次以上的廢水中的污染物(總有機碳、氨氮等),解決現有設備能耗高,處理效率低,使用維護復雜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難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廢水存儲罐、廢水處理裝置,所述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密閉反應容器、貼敷在容器內壁的催化劑、容器頂部的紫外燈、設置于密閉反應容器底部的儲水槽以及放置于儲水槽底部的鐵碳填料,所述密閉反應容器頂部設置進液口與進氣口,所述進液口通過軟管與廢水存儲罐相連,所述進液口處設置噴霧噴頭,所述密閉反應容器底部設置回流口,通過設置回流軟管與廢水存儲罐相連,所述密閉反應容器一側設置出氣煙囪,所述密閉反應容器璧兩側設置多個噴霧入口。
所述紫外燈為臭氧型紫外燈,所述紫外燈設置為多根,所述紫外燈產生的波長為185nm和254nm;185nm波長的紫外線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臭氧和羥基自由基,臭氧和羥基自由基對有機物具有極強的氧化作用。
所述噴霧噴頭的噴淋角度為25°-80°,所述噴霧噴頭設置為多個,根據反應腔體的大小調整噴淋角度和噴霧噴頭數量,以保證所產生的噴霧可以覆蓋整個腔體為適宜,所述噴霧噴頭產生的廢水噴霧粒徑0.05-0.5毫米,產生的噴霧存在紫外燈的周圍,使得液滴的表面積遠遠大于液體水的表面積,增加各種反應(水滴吸引紫外光、水滴與臭氧、羥基自由基等)的機會;紫外、臭氧、羥基自由基、需要降解的有機物同時存在于反應容器內,因此,物質運動的行程最短,損耗最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萬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萬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683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